“高起垄、高培土对烟株生长很重要。垄高要控制在30厘米以上,垄距要控制在1.3米、株距50厘米……”3月19日,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李士坊村天叶种植合作社的烟田里,许昌市烟草公司建安分公司的生产技术人员正一边查看烟田起垄情况,一边讲解起垄的具体标准要求。在他们脚下,新翻的沃土泛着春的气息,远处连片的烟田已勾勒出整齐的垄线。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大忙时节。连日来,为抢抓墒情,不误时令,在建安区各个乡(镇)的烟田里,随处可见生产技术员和烟农忙碌的身影,他们共同奏响了一曲产业振兴的动人乐章。
“以深冬耕、深施肥、深栽烟,高培土、高起垄为主的‘三深两高’技术模式,是烤烟生产的技术核心,春耕环节深翻耕、深施肥、高起垄等技术落实情况,直接影响移栽后烟苗是否能健壮生长,烤烟是否丰收。”建安分公司农艺师向笔者介绍道。
据建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指导烟农抓好春耕生产,确保技术落实落地,他们组织45名专业农技人员,组建了6支烟叶生产服务队奔赴田间地头,为辖区90个村庄的590余农户提供高效的田间管理服务,全面掀起了烤烟育苗管理和施肥起垄热潮。
在烟田的旁边,不远处的合作社育苗工场成为了春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鳞次节比的育苗大棚里,水肥一体化喷淋系统正在为烟苗喷淋水肥,一盘盘翠绿的烟苗整齐列队、舒展叶片,随着湿润的水汽落下,愈发显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小十字叶期的烟苗非常娇弱,间苗时一定要做好消毒,要特别注意大棚温湿度调控,遇到降温天气要及时开启补光灯……”建安分公司柏庄烟站的技术员杨宪军蹲在育苗池旁,正手指嫩绿的烟苗,声音洪亮且清晰地为育苗工人讲解间苗要求、苗床管理要点,并指导育苗负责人和工人科学应对天气变化。
“今年我们在2月20号就开始育苗了,比往年要早十多天,当时我非常担心。现在看来,苗情不错,匀实健壮,这多亏了烟站技术员。”合作社理事长李晓兵感慨道。
“是呀,从育苗前准备开始,每个环节技术员都会详细指导。苗育上后,管棚的技术员每天都会过来巡查,告诉我们如何监测温度湿度,何时喷淋水肥,观察烟苗生长情况等。天气稍有变化,技术员就立即提醒我们注意事项、怎样应对,讲得很细致、很实用,比我们都操心。再有二十多天,移栽就要开始了,看着这长势,烟苗高质量出棚进地不是问题。”育苗工场现场负责人小李高兴地说。
据了解,烟叶种植是建安区的传统农业优势产业,是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建安区已完成烟田起垄8000亩,培育优质烟苗20余万盘。4月中旬,随着烟叶移栽季的来临,这些承载着对美好生活希望的烟苗,将在科技的护航下陆续植入烟田。
“我们不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更要让满意绽放在烟农的笑脸上。”建安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服务+智慧农业”的双轮驱动体系,他们实现了从育苗到烘烤的全过程技术保障。只要烟农一个电话,不管多远,不管什么天气,他们都将第一时间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帮助烟农解忧排难,保障烤烟生产,助力产业发展、烟农增收、乡村全面振兴。(张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