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东南沿海的金色沙滩旁,在闽南古厝的袅袅炊烟里,在国道沿线的璀璨灯火中,福建省晋江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烟草+N”的创新思维,在广袤农村大地上绘制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通过政企协同、文旅融合、数字赋能“三驾马车”,让一个个农村零售终端变身服务民生的“幸福驿站”,成为联结城乡的“金色纽带”,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
政企协同:编织服务民生的“幸福网”
在金井镇塘东工业区,勤功便利店的“政企合作”特色终端招牌格外醒目。这家看似普通的小店,却是晋江市农网终端政企合作的“试验田”。店主赵和平在晋江市局(分公司)指导下,将原本单一的烟酒食杂店升级为集快递收发、服装干洗、送货上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更令人称道的是,通过党建联创共建,这里成了普惠金融推广点、应急服务补给站,甚至成了边防官兵的“生活管家”。
图为“政企合作特色终端”勤功便利店。许永乐摄
“以前买东西要跑好几里路,现在在赵老板这儿啥都能办。”附近连队的官兵们深有感触。这种“政府主导、烟草搭台、多方参与“的共建模式,让小店年收益增长翻倍的同时,更收获了“军民共建”示范典范。晋江市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团队像“店小二”般贴心服务,不仅帮助店主优化商品结构,更牵线搭桥引入金融、物流等资源,让农村终端从“小买卖”升级为“大服务”。
文旅融合:激活传统产业的“一池春水”
走进英林镇湖尾村,家家福便利店的“助农学堂”直播间里,黄老板正用闽南语热情推介海鲜干货。作为“中国旅游休闲示范村”的特色终端,这家小店不仅销售旅游商品,更成了传播渔耕文化的窗口。另一边,屿海花开便利店的婚庆主题陈列吸引着游客驻足,苏老板将当地特产与婚庆元素巧妙结合,打造出独特的消费场景。
图为“旅游民宿特色终端”家家福超市。许永乐摄
晋江市局组织福建中烟、泉州海晟等单位深入乡村企业,成功促成烟草商户与乌篮旅游文化公司的战略合作。数据显示,共建以来湖尾村特产销售额提升50%以上,终端客户利润人均增长1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烟草人用“绣花功夫”将零售终端打造成文旅融合的“金名片”,让传统渔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家家福超市店内直播间。许永乐摄
数字赋能:点燃智慧经营的“新引擎”
在308国道旁的乐邻超市智能收银系统、大深路的金顺发百货商行的24小时自动售卖机、双龙路网红客户刘文耕的线上社群运营等“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在晋江市局(分公司)的支持下,引入E福通新零售系统,建立消费者数据库,实现精准营销。如今,这些店铺不仅是工业区的“深夜食堂”,更成了周边居民的“智慧生活站”。
图为“数据智能特色终端”乐邻超市。许永乐摄
“现在通过数据分析,我能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库存周转率提高了30%。”乐邻超市刘老板的话语中透着自信。晋江市局(分公司)将数字技术作为农网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人、货、场”全面数字化重构。在他们的努力下,农村终端正从“经验经营“转向“数据驱动”,从“坐商“变为“行商”,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
同心共筑:描绘乡村振兴的“同心圆”
“终端形象有提升,综合效益有改善,客户经营有信心“,这是晋江市局(分公司)农网建设的真实写照。他们建立“1+N”帮扶机制,每个客户经理结对帮扶3—5户农网客户,从店铺陈列到经营策略,从技能培训到资源对接,提供全周期服务。在党建引领下,“红色驿站”“党员示范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党的温暖传递到田间地头。
截至2025年一季度,晋江市已建成27个农网特色示范终端,带动农村零售客户整体盈利提升了15%。这些终端不仅是商品流通的节点,更是文化传播的阵地、信息交互的平台、情感联结的纽带。正如晋江市局(分公司)负责人所说:“我们不仅要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更要成为价值共创的引领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晋江市局(分公司)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用智慧和汗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客我同行”的同心圆,继续书写农网终端建设的新篇章。(柯海珍、许永乐、丁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