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春光烂漫时。4月22日,走进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考田村,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之相连的箱体发出轻微的运转声。
这里是考田村新建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看似普通的设备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生态密码。
“这套太阳能一体化设备每天能处理290人的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标准,相当于给村里建了个‘水银行’。”考田村党支部书记吴利华指着正在运行中的污水处理站介绍说。
数据显示,该村今年新建的2座处理站配套6公里管网系统,实现日处理能力40吨,可灌溉农田30余亩。
“考田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厨房用水统一接入管道,最终汇入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终端。改造后,该村下雨天污水四溢的情况没有了,异味也消失了,村民居住更舒适了。”吴利华进一步说道,而且每家每户房屋外预留的标准接口,既保证当前需求,又为未来留足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了“一次改造、长期受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2025年,黄梅县积极推动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垃圾协同治理工作(“厕污垃”协同治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先行、整村推进”的思路,探索建立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垃圾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市生态环境局黄梅县分局土壤污染防治股负责人胡征兵介绍,目前,黄梅县已形成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协同治理模式和“雨污分流”+“收集井+管网+大三格+终端”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第一批26个村5000余户农户的农村改厕及生活污水协同治理项目已全面铺开,将陆续推进该项工作。
小成效催生大转型。通过统筹厕、污、垃治理链条,不仅解决了农村黑臭水体、蚊蝇滋生等问题,更从根源上降低了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市生态环境局黄梅县分局副局长王剑表示,按照规划,到2025年底,黄梅县计划新改建农村无害化户厕800户以上,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8%、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6.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60%以上,并全面建成五级垃圾处理体系,确保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程建辉 张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