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由全国家长学校发展共同体、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分会联合主办,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承办的“AI赋能家长学校与新时代家校共育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推动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为核心议题,吸引了全国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家庭教育工作者及媒体人士等200余人齐聚珞珈山下,共探AI技术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创新应用。
上午9时,会议在武大外校朱华书记的致辞中拉开帷幕。朱华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教育形态,是实现教育公平、个性化学习、家校共育深度联动的关键引擎。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赵刚教授在《以智能化推动中国家庭教育的专业化》的分享中指出,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决定孩子未来是否幸福、成功,不是取决于你知识有多少,而是取决于使用工具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个性化数据分析为家长提供精准教育建议,同时赋能家长学校课程设计,实现“因材施教”与“因家施导”结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副所长讲解了《走向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提出“四大专业素养+五大能力”帮助完成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就是帮助家长创设合适养育环境的过程,要优化家庭整体氛围,要优化儿童日常生活,指导帮助孩子学会处理同伴之间的合作、友谊、竞争、矛盾、协商等关系。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王大龙副理事长讲解了《中国家庭教育百年回顾与反思》,回顾了中国家庭教育从传统家训到现代科学体系的演变历程,强调家庭教育具有特殊不可替代的地位,新时代的父母要抛弃传统观念、以身作则、学习教育知识、控制自己的态度,帮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吕博院长分享了《家长学校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指出家长教育具有课程化和系统化,是指向家长技能、认知和行为、儿童发展结果的综合类课程。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是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途径。
浙江大学智能家庭教育实验室陈宁主任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家庭教育的创新与应用》,家校社协同育人AI平台可以融合AI、心理学与脑科学,依托大模型与家庭教育数据,将教育行为量化为指标,覆盖家教与心理双场景,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智能教联体。
赵刚教授主编、集结国内多位教育专家教育经验的新书《故事里的家庭教育学》闪亮首发。这套丛书以案例故事为载体,为家长提供了可操作的教育策略。多维度推动家校共育迈向深入,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分会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周运清教授指出家校共育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从成长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习惯的养成,理清什么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两者的关系,强调家庭教育要学习“三注重”,做实“四个一”,一个好家庭、一个好心情、一套好方法,可以给孩子更好地成长教育。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家长学校正式揭牌,与武汉大学附属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等共同获授“全国家长学校发展共同体会员单位”。各校将不断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构建智能家校平台、AI个性化教育指导等方式创新家校协同,构建“智能+情感”的现代家校共育模式,让协同育人更高效、更科学。
经过一天充实而富有成效的研讨,本次会议在热烈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中圆满落下帷幕。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继续携手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AI的赋能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力,让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受益于这场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