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枞阳县“先让”“礼让”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2025年04月28日 02:33:41 日照新闻网

“先让礼让”工作法是枞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之作,是化解基层信访矛盾的务实之举。通过挖掘先贤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树立新时代基层德治社会品牌。一年来,“先让礼让”工作法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以人性化社会管理,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枞阳县义津镇先让村,地处菜子湖畔的一座小岛。很久以前,岛上吴家与邻村因祖山分界线常起纠纷。一天,私塾先生吴廷枚察山后对族人说,“汉寝唐陵何处是,再过些些也不妨。”他奉劝族人高风亮节,先让祖山十丈,后来邻村人自觉内疚,也礼让十丈。正所谓“我先让,你礼让,互让十丈美名扬”,在当地传为佳话。先让村和礼让村(现并入菁华村)由此得名。“先让礼让”的故事,彰显了农耕时代枞阳人心胸大格局,成就了枞阳地域文化礼让文邦的美誉。新时代,枞阳县委、县政府抓住主题主线,以“先让礼让、互谦互让、明辨事理、以和为贵”为内涵,以“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和谐共享”为原则,以“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为治理目标,全力打造“礼仪之邦、美德枞阳”,让礼让品德和修养在枞川大地蔚成风气。

古人云,“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让德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先让礼让”工作法旨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的让德文化,让当事双方情绪缓和,有效避免冲突升级。今天我们颂扬“先让礼让”工作法,就是要传承“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操守,传递和塑造崇德向善、知行合一的正能量,对基层治理来说非常必要。

“先让礼让”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抓手。“先让礼让”工作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切入点。枞阳县公安局义津派出所传承“先让礼让”文化遗产,倡导“宽容是美德,礼让促和谐”的理念,以促和谐调解工作,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所负责人表示,十几年前他们就把“先让礼让”文化精神融入民事纠纷调解,取得了良好效果。枞阳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先让礼让调解工作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面与法治工作相结合,以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为核心,抓好氛围营造,并组建工作专班,运用“先让礼让调解工作法”,即融“说、听、记、察、劝、让、和、访”为一体的八步工作法,重点把控“记”“察”“访”三个环节:“记”就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随心记录,认真分析,不当“甩手掌柜”;“察”就是在化解纠纷过程中,对群众所言,认真倾听,不妄下结论,坚持亲临现场,实地查看,再做进一步判断;“访”就是纠纷处理后,及时回访当事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息访罢诉、事心双解、群众满意。据了解,该县人民法院工作室坚持以情动人、以法服人、以礼感人,一年多来,成功化解了多起民间借贷纠纷及侵权自认纠纷等案件,不仅节约了诉讼成本,更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暖,体会到司法为民的获得感。枞阳县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也积极运用“先让礼让”工作法,坚持德法共治,兼顾法理人情,已成功促成了一起刑事案件当事人和解,并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满意效果。

吴廷枚父亲留下的祖山界与堂伯父的祖山界相邻,以前就没有分得很清楚。每到伐树、砍柴、垦荒之时,偶尔会发生一些小摩擦。有一天,吴廷枚亲自到祖山地查看,然后对家人说:“汉寝唐陵何处是,再过些些也不妨。我们就不妨让他家十丈吧。”对方听说这话,也十分感动,随即表示也愿意退让十丈。从此以后,这一处竟等于有二十丈的空闲地带。乡民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一时传为佳话,影响了这一带的民风。这就是现在义津镇先让村的由来。

民间常将这个故事比作桐城六尺巷故事,其实吴廷枚的事迹要早六尺巷故事几十年。据考证,吴廷枚去世时间是康熙八年,而张英拜宰相时间是康熙三十八年。图/文(王海虎)


责任编辑:韩利

枞阳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