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打破同质化的文化实验
在遍地开花的咖啡市集中,镇江第二届西津渡咖啡市集以诗词为核,将文人墨客的千年风雅注入一杯杯现代饮品,创新开展了以诗词文化为载体的主题咖啡市集。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咖啡+文旅”模式的升级,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深度探索。当其他城市如扬州的“双宁古韵”聚焦运河与古寺场景,上海的咖啡节主打国际化与规模效应,镇江则另辟蹊径,以诗词为线,串联起西津渡的历史肌理与当代生活,其创新意义值得深究。
诗词与咖啡: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据悉第二届西津渡咖啡市集为期三天,共吸引了7万人次,除了 50+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商家很是吸引人外,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诗词从“陈列品”转化为“体验品”。据主办方西津渡文旅透露,市集设置了“诗词主题特调咖啡区”,例如泰閣咖啡以王昌龄、王湾、苏轼等与镇江渊源深厚的诗人作品为灵感,开发了“寒江美式”“潮平拿铁”等诗词主题咖啡,消费者在品鉴咖啡时还可以领取诗词专属透卡,获取更详细的诗词背景,“寒江美式”则对应“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句,这种“味觉+文本”的沉浸式交互,让诗词从纸页跃入舌尖,完成了从“观看”到“感知”的转化。
镇江是一座诗意之城,《全唐诗》《润州唐人集》中,与镇江有关的诗近2000首;宋朝时有340余位诗人、词人在镇江留下名篇。而西津渡曾是南来北往客人的过江渡口,从此登岸的诗人也不计其数,因此西津渡此次的融合也显得更加恰如其分。
传播与落地:从场景叠加到价值共生
当前文旅市集的普遍痛点在于“文化空心化”——古风布景、汉服打卡等形式泛滥,却缺乏对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西津渡市集的突破性在于,它并未止步于“诗词元素装点市集”的浅层结合,而是通过三重设计实现文化赋能。
文本转化:将诗词意象转化为产品设计语言,推出诗词意境的饮品。
场景叙事:整个市集氛围布置上,充分融入了古诗词,在原本诗句的基础上,加入了符合咖啡市集调性的文案,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同时,也传播了诗词文化。
交互参与:推出“飞花令挑战赛”,获胜者可兑换咖啡银票,将诗词竞技与消费行为有机链接。
为文旅融合打开一扇新窗
第二届西津渡咖啡市集的实验性在于,它证明了传统文化并非只能依托博物馆或景区生存,而是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嵌入现代生活场景。当消费者手持一杯“春风又绿江南岸”咖啡,立于千年渡口远眺长江时,文化的传承便不再是被动的“保护”,而是主动的“再生”。这场市集或许只是一个起点,但其启示意义深远:文旅产业的升级,终究要以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为根基,此类实践为文旅创新提供新思路——文化IP的落地关键在于,以创意激活在地基因,让历史可触摸、文化可品尝,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诗意镇江 满眼风光”的宣传语将在一场场诗词相关的主题活动中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