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选优配强带头人 托起致富振兴梦

2021年12月07日 10:17:56 中国城市报窦中伟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是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也是昔日的老少边穷县。如今的沂水县,一座现代化的滨水城市雏形完美呈现,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们继承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党员红汇聚党旗红引领发展红。”谈到沂水县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沂水县委书记薛峰道出了嬗变密码。

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是著名的抗日堡垒村,被称作“山纵的好后勤”。这里不光红色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也独树一帜。但以前因缺少好的带头人,让“守着金山银山要饭吃”成了当地群众心里最大的痛。

为了解决像西墙峪村这样村党“两委”组织“干不了”、村内“没人干”的问题,沂水县实施了“四个一批”培育工程,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退役军人、务工经商人员、毕业大学生中的优秀党员中选配村党组织书记。

1993年出生、2017年退伍返乡的王成成,作为“四个一批”优秀人员,于2019年选配到西墙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刚进村,大家看我是个二十来岁的‘识字班’,都怀疑我是来镀金的,各项工作开展得都不顺利,压力特别大。”谈到任职初期的艰难,王成成记忆犹新。

“好料”选出来,还要炼成“好钢”。沂水县为首批选配到村任职的59名村党组织书记制定“1+N”帮扶措施,每人安排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帮扶导师,根据村情实际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背靠大树,王成成干劲十足,组织修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带领村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成立了旅游发展合作社,当年村集体有了第一笔收入17.2万元。王成成也从“识字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王书记。

“动员搬迁、占地补偿、督促施工、质量监督等就靠我们几个人,每天连轴转也干不完。”同样是“王书记”,沂水县滨河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清峰也深感压力巨大。

2017年以来,沂水县确定了以沂河为轴“两城同建”战略,组织实施251项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317亿元。沂水县敢于每年实施近50个城建重点项目的魄力和底气正是来自“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扬在一线”活动的开展。

所有工程、项目部全都建立党支部,将牵头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选派干部等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党员全部纳入项目党支部管理,把指挥部、项目部临时办公室改建成党支部活动阵地。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突击队,推行设岗定责、承诺践诺,把党员放在攻坚第一线、克难最前沿。

项目由党支部领导和党员包网格,原计划最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沂水县职业学校搬迁工程,创造了90天完成搬迁的奇迹。白培升作为搬迁工程参与者之一,因表现优异列入“四个一批”人员,选配到许家湖镇兵房岭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我原来是一名事业单位的普通党员、项目建设一线的螺丝钉,现在是村里的带头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大家的期望,齐心协力把咱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站在鲜艳的党旗前,白培升的表态自信又坚定。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12月06日  第13 版)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越玥

山东临沂沂水沂蒙精神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