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鹅,最好是在早晨和黄昏。
早起,河南三门峡的天鹅湖畔已经布满了“长枪短炮”,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有的摄影师不仅自己身着迷彩服,还用迷彩布装饰长焦镜头,聚精会神地站着,一动不动,远远看上去也像一种鸟类,甚是有趣。
湖里天鹅成群结队,嘎嘎咕咕,“私房话”不断。也有的在半空中悠然游弋,尽显自在风采。还有的在水面上起起落落,忽地飞起,盘旋一圈,又翩然落下。在接近水面的时候,天鹅摆出翱翔的姿态,两只脚快速踏水,激起一阵阵白色水花。而后,踏水的速度渐渐放缓,慢慢收拢翅膀,身体浮在水面,双脚隐入河水,长颈微微弯曲并轻轻往后仰,形成优雅的弧度——对,就是优雅,这个词仿佛就是专为天鹅而打造的。
几千只雪白的天鹅,在三门峡天鹅湖湿地上展翅、翱翔、戏水,壮观场景震撼着每个观赏者的心。我倚靠栏杆看着这些尽情在湿地里嬉戏觅食的天鹅,胸襟也慢慢宽阔了起来。我情不自禁地往北方望去,甚至想要望见西伯利亚——那是天鹅飞来的地方,遥远得像童话里的浪漫秘境。
西伯利亚意为“灵静之地”,名称起源于蒙古语“西波尔”。西伯利亚足够远,也足够北,堪称“北方之北”。天鹅飞越千山万水远道而来,这一路,甚是辛苦。
于是,冬天,在三门峡天鹅湖旁手搭凉棚望鸟的人,口中便念叨着:“哦,它们从西伯利亚飞来,是远客,我们莫要惊扰了它们的静谧歇息时光。”
等到春天来了,天鹅就会开始重复冬天的飞翔;人们也重复着冬天的动作往湖内望去,只是念叨的话有了方向性的差别:“哦,它们要回去了,要回西伯利亚产蛋孵仔了。”
在我的想象中,西伯利亚和三门峡一样美——天鹅选中的地方,一定都很美。
天鹅,让冬季的黄河湿地三门峡段仍呈现出勃勃生机。杨树是湿地的“原住民”,它们伸展枝丫,在空中画出五线谱,静待乐曲成型。雪白的天鹅潇洒飞过,上下起伏,自成律动。翅膀轻扇,姿态翩然,音符便在这优雅的舞蹈中流淌出来,迅速镶嵌在五线谱中。一阵风倏然吹过,杨树用力“点头”,肯定着这由天鹅谱成的精彩杰作。
到了黄昏,橘色的夕阳融在水中,涟漪化作点点碎金并一层层往外扩散,像一个金色的幻想。在涟漪消失的地方,一群群天鹅静静等待着夜幕正式落下。
这时的天鹅湖,人群变少,四周也逐渐静了下来。说静并非指没有声音,而是说整个气氛脱离了喧嚣。天鹅们嘎咕嘎咕的叫声,以及翅膀噗啦噗啦的扇动声,成为绝对的主调。
在快要离开时,我注意到有5只大小不一的天鹅快速地划水,游到了我眼前的水面。其中两只大天鹅相对浮游,脖颈弯曲,组合成一个“心”形。而另外3只小天鹅——它们的孩子,则在父母身边淘气地撅起小屁股,把头扎入水中。我屏住呼吸安静地欣赏这温馨的一幕,生怕惊扰了这和谐幸福的一家子。
天鹅年年都来,已成了人们的老朋友。每到候鸟迁徙季, 三门峡天鹅湖附近的村民们便与天鹅朝夕相伴,和睦相处,过上了“听着鸟鸣入睡,伴着鸟鸣醒来”的诗意生活。
一个地方只有生态好,鸟儿们才会钟情于此。我想,这就是三门峡之所以是“天鹅之城”的根本吧。
《中国城市报》(2025年01月13日第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