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2024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闭幕式在宁波举行。在报送的400多个表演节目中,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初级中学课本剧《长征》代表舟山市获得戏剧朗诵类节目一等奖,并入选了现场展演。
幕布拉开,漫天的大雪、呼啸的风声,一下子就把现场观众带回到那一段峥嵘岁月。
风雪无情地向着饥饿疲乏的红军队伍扑来。前有雪山,后有敌军,有战士不小心掉进了雪窟,命悬一线。有战士把自己的棉衣脱给了别人,自己却倒在了冰天雪地中……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埋葬不了他们为国图强的赤诚之心。战士们将豪言壮语化作铁骨铮铮的生死奋战,最终征服了大雪山。这就是课本剧《长征》的故事。
为何会将这段历史搬上舞台?
白泉初级中学音乐教师、《长征》指导教师洪莲萍有自己的考量:“课本剧表演,内容既要选择故事情节适合舞台表现的,也要能给学生带来激励的正能量作品。”
翻阅了众多课文,洪莲萍最终选定了《长征》。这是一篇小学就学过的课文,学生们都不陌生。“学生都了解这段历史,也知道里面的故事,但对于其中的情感并不能完全把握。”洪莲萍说,以课本剧的形式将课文中的故事演绎出来,将跨越若干年的人和事都凝缩在舞台上,或许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中的真实情感。
从一开始的女生独唱、后期的群舞,到最后的集体朗诵,这出长达12分钟的课本剧不光有对白演绎,还融入了歌唱、舞蹈等表现形式,表演难度可谓不低。
因此,在人员选拔上,就有较高要求。“招收的学生要求在舞蹈、歌唱、朗诵这三方面有所特长。”洪莲萍说,入选的12名学生根据自身气质、外形等分配角色。
尽管有现成的课文,但课本剧表演不能只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课本剧中既有唱歌,也有朗诵、舞蹈,因此学生要学的东西很多。”洪莲萍和一位外聘老师更是化身为“六边形战士”,既要负责音乐伴奏、台词脚本,又要负责舞蹈编排、整体排练。
光是选课本剧中的背景音乐,洪莲萍就花费了许多心思,在网上找了许多素材,并自己制作合成,“背景音乐如果配得好,既能推动情节发展,又极富感染力,能把演员以及台下观众都瞬间带入其中。”
相比舞蹈、朗诵等具体技巧,准确表达出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为革命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是整部课本剧的精髓所在。
“很多学生无法领会当年长征到底有多艰难,对他们来说这些只是课本上的文字,刚开始排练到这个情节时,大家脸上都还挂着轻松的神情。”于是,洪莲萍搜集了大量长征故事,一一讲给学生们听,还找了许多关于长征的纪录片,帮助他们解读长征精神、刻画红军战士的特点。
“在那个情况下,后面有追兵,前面是雪山,红军战士吃不饱、穿不暖,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含一口雪……”不善言辞的洪莲萍当起了红色故事宣讲员,“雪山上空气稀薄,连正常呼吸都十分困难。请你们想想平时体育课跑步时的那种感觉,长征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的身体上的痛苦比那种感觉还要大上千百倍……”
听着老师的讲述,看着屏幕上闪过的画面,学生们的神情不再轻松,心情也逐渐变得沉重,演出时喊的一句句口号、做的每一个动作也更加铿锵有力。
从接到任务到正式演出,只有2个月时间。除了每周一次40分钟的社团课用来练习,师生们还要利用大课间甚至是周末等课余时间排练。
“学生和家长都十分配合,有的学生还会回家练习。”洪莲萍说。
“看到红军战士们经过如此艰难的战争岁月,换来我们现在和平安稳的环境,真的很感动。”参加表演的学生表示。
经过这次演出,学生们对《长征》这篇课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也是白泉初级中学成立戏剧社的初衷,通过排演课本剧、以演促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们学校坚持全方位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白泉初级中学校长丁光安说,通过开办缤纷多彩的校园社团,多元发掘学生的兴趣潜能,方能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学生。
《中国城市报》(2025年03月03日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