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草书痴任华录

2022年03月10日 17:41:26 中国城市网 凡人世事

辛丑深秋,驱车而行。本应是“秋叶飞兮散江树”“逢秋悲寂寥”之时,沁源却依然“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凋秋叶复丹青”。由县城出发北上穿越刚刚贯通不久的黄土坡隧道,一出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一村右侧一楼。这阁楼,名文昌楼,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坐落在公路上方半山腰,雕梁画栋高耸入云;这村子,名百草村,位于公路下方,红瓦白墙房舍俨然,因纪念神农而名。这村里有个书痴,名任华录,是个遐迩闻名的农民书法家。

图片

对于书痴华录,我是先闻其名后识其人的。此行就是再次前去拜访他。二十多年前,我在县文化局工作,常听文友们谈起一个名叫任华录年轻人,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书法很是不错。在县里举办各种书法作品展中,也不时会看到他的作品。我不懂书法,字也蹩脚,却骨子里喜爱写字好的人。于是,心里默默记住了这人。若干年后在一次书法作品座谈会上,我才首次见到这位心仪已久并与我同庚的书者。与我想象中的华录不同,他个子中等,皮肤白皙,俊秀清瘦,眼含睿智,脸蕴笑意,如一个害羞的学生一般静默坐在一旁,认真聆听每一位发言,纯真至极。印象中他是乘坐班车由70公里外的乡村特地赶来的,是当时出席者中惟一的农民。

2015年6月,我邀约县书协主席药玉华一起赴百草村去看望华录。一是想去拜访他们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人才,二是想为即将编印的《岁月留痕》收集资料。一进院子,立马让我惊呆了。院里、屋里挂满了精心装裱的书法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一问,方知他刚刚为孩子办了喜事,这些都是书友们应他之求送的特殊祝福。红彤彤的纸,金灿灿的字,热辣辣的话,时隔多日依然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既是一场热热闹闹婚礼,也是一次实实在在书展,更是一种欢欢喜喜的盛会,真乃别出心裁,创意十足,用心良苦,叹为观止。

图片

访谈得知,华录生长在一个贫寒之家。养父是个侏儒,一生以放羊为生;母亲痴呆,生活难以料理。儿时家里不仅没有房屋借居他处,而且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连夜里都因蚊虱叮咬无法入睡。可他偏偏喜欢上写字。尚未入学,也无人教,他用拾到的油笔把一块木板涂满横七竖八线条,这兴许是书法在他心底的萌芽。9岁上学,第一节课学写拼音就得到老师表扬。其后,每每完成作业他都一丝不苟,写的工工整整。二年级学写书法,当年春节即开始照猫画虎书写出平生第一副对联“一切围绕太阳转,紧跟毛主席干革命”贴到自家门上。这是课本上的一句话。可怜懵懂的农家子弟焉知对联平厌韵律,以为上下字数等同即是。

从此,每年过年成为他一年之中一大兴奋点,不为吃喝入肚新衣在身,鞭炮齐鸣走亲访友,只为能写对联有纸可书,展现才能满足自尊。村子虽然不大,但善书者甚多,其实书写对联本无他这个乳臭未干孩子一席之地。他央求着亲戚、邻居、孤寡老人让他写,并主动帮助张贴。12岁时,看到村里李能文老先生在村墙上书写毛主席语录,心羡手痒,回家找石灰将墙一刷,把主席语录密密匝匝写满一墙,让老父亲兴高采烈逢人便说“看看,这是俺儿写的,这是俺儿写的!俺儿会写字了!”那年,亲戚看到他家实在是贫苦,便介绍他到附近村子放羊,每年可挣180元。班主任老师得知后,急忙劝阻,才使他不致辍学。

一次,家里接连几天没有粮食,他饿的没法去上学。校长樊国政来到他家,发现断炊,急忙让人从学校送来半口袋爆米花。他谈及泪目,感恩至今。到了15岁左右,华录书法水平进步很快,逐渐由求给人写春联变为人找他写春联,令他内心充满了存在感与成就感。初中毕业本应到王陶中学上高中,因家里无法交纳每月5元伙食费而搁浅;可又想读书,只好从初一重新读起,这样不用出村花钱。后来为了生存,他学了木工、泥工,但是始终放不下他心中所爱,从未间断练习书法。

华录爱写字,爱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买不起纸笔,就以地为纸,以棍为笔,专心致志练习书写;以桌代纸,以水代墨,心无旁骛琢磨结构。经常忘记肚饿,忘记劳作,甚至于半夜醒来都要用指头写上几笔。当时好多人对他不理解,误认为他是个神经病。华录说,“陶醉在书法的世界里,让我感受到了她的博大精深;沉浸在墨香里,让我忘掉了一切疲惫和忧愁。”

图片

华录人精干,爱学习,品德好,32岁时村里推荐他担任了村委会会计,从此有了较好学习机会和条件。在工作之余,他越发勤学苦练。自费购买了欧阳询、赵孟頫、怀素、米芾等名家字帖进行临摹学习,购买了中国著名老书法家《艺海纵横》光盘进行学习。求知若渴精神,孜孜以求劲头,让爱才惜才的县老年书协领导毕光第、王重庆等老师如获至宝,喜不自禁,亲自登门指点,耳提面授,使他视野逐步开阔,慢慢懂得书法真谛,技法日臻精进。书法渐渐成为其一技之长,声名远播太岳城乡。 

33岁开始,他走出村,走出乡,开始应邀到各地书写墙上宣传标语,作品几乎遍布沁源。规范的黑体、仿宋、综艺体,赏心悦目,颇得好评,些许报酬可以让他聊补家用。尤其是近些年来,他真草隶篆齐学,行草行楷主攻,颇得章法。功成名就,依旧把自费购买纸墨为邻里乡亲书写春联当成一件乐此不彼的美事。华录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书画大赛一等奖、全国毛泽东诗词书法大赛三等奖、入选山西省首届农民书法大赛展、长治市书协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画大赛三等奖,成为长治市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在2011年4月还光荣当选县书法协会副主席。

图片

华录之家,风采依然。大门上,“智慧蓝天书作翼,艺术大海砚为船”的春联和“翰墨飘香”的匾额仍艳;书法室,案头仍是堆砌的文房四宝;墙壁上,依是名家和他自己的书法作品;地上,是一堆习作和为他人书写的条幅。 

他介绍说,现在经济收入多了,学习条件好了,看着电视、手机就可以学习书法。一有时间,他就钻进书法室伏案书写,每年仅宣纸就要用掉十余刀。书法频道是他每天必看的节目,相互交流是他经常必做的功课。他感慨,“写草书是很难,但我相信,只要立足于基本功,学好草书基本要领,熟记草书符号,放开胆,放开笔,通过反复地琢磨和练习,就能有所收获。草书最讲究神韵,即通过一笔一画宣泄作者的喜怒哀乐。写草书时还要特别注意布白,掌握作品的均衡感。既要掌握笔法、墨法,章法,也要具备修养、学养,教养。书法是心境的艺术体现,只有好的心境才能写出好的书法。” 

他还拟诗抒怀,“恋书几十载,岂敢一日闲;自知是笨鸟,临帖且忘年”“布衣学书无师承,临帖画猫成虎形。自由放胆数十载,正果修成要躬行。少年饥寒苦偿尽,一日风云较称心。略应孟子告天下,人生之路翰墨情。”

图片

华录说,现在已被村里聘为村里小学书法教师,每周要给1——6年级学生讲授8节书法课。去年,他到省城孩子家,闲逛看到一个学校招聘书法老师,想看个究竟。校长目睹他现场书法,极其惊叹,欲聘其为学校书法老师讲授,他婉言辞谢。回村后,向来尊师重教关注后代发展的王陶村委主任史远良邀请他到学校教孩子们学习书法,他答应了。

他发自肺腑说,能够让自己身边的人都喜欢上书法,是他的一大心愿。村里孩子们更需要他这样的书法老师。如今,他每天都要到相距十里的邻村王陶小学去教学,学生们跟他学,年轻教师也跟他学,进步都挺快。他从手机翻出孩子们书法作业照,果然一笔一划中规中矩。在校长王志成支持下,最近他正在筹备举办“师生书法习作展”,承诺奖品就是他亲自书写装裱的作品。他还想在适当时候,出一本自己书法作品集。

他说,在太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国柱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后,根本不相信他是个农民。说写字好的人,大多是国家公务员、文人,或者是富家子弟、知识分子,一个农民能够写出如此秀美的字,实属罕见!岁月悠长,人生苦短。人的一生,干成一件事,干好一件事,足矣!如果能够干成干好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幸矣!书痴华录,当是。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阿嫱

书法书法教学作品书法艺术草书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