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贯彻落实峰会精神暨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4年09月22日 17:23:21

image.png

学习贯彻落实峰会精神暨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学术研讨会9月21日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研讨会线下会场设在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外交部非洲司中非合作论坛办公室主任李壮参赞作了关于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与影响的特邀报告。中国亚非学会会长李新烽主持了开幕式和特邀报告。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主持了闭幕式,并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中国驻泰国孔敬原总领事李秀华,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姜君,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副院长蒋小军也出席了开幕式。

陈云松在致辞时首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等表示欢迎。他说,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结束不久,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与中国亚非学会联合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是非洲学界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

陈云松介绍道,非洲研究也是南京大学的传统优势研究,1964年南京大学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成立,1993年更名为非洲研究所。截至目前,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研究成果丰硕,已经出版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非洲农业地理》《非洲自然地理》《非洲石油地理》《非洲土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非洲农业与农村发展》以及有非洲研究百科全书的《非洲地图集》等学术成果,并且获得了人文社科省部级二等奖多项。

陈云松表示,依托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在相关部委支持下,1979年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成立,南京大学非洲所也为该学会的成立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近年来,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和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组织开展了多项学术活动和合作交流活动,积极参与资政建言,服务中非合作战略。未来南京大学将继续发挥学校在非洲研究领域的优势,不断加强与非洲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中非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为更好促进中非合作,加快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新烽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不久前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宣布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未来三年,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这充分说明中非关系继往开来、蓬勃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充分体现中非合作求真务实、包容开放、开拓进取的鲜明特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中非关系的春天,也是中国非洲研究的春天。今天,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与中国亚非学会联袂主办这次学术研讨会,是我们非洲学界学习贯彻落实峰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研讨会由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中国亚非学会主办,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承办,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协办。

研讨会主题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之后未来中非合作走向、非洲发展与中非合作、亚非合作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讨会相关议题为亚非合作与非洲发展战略问题研究、非洲现代化进程展望、中国现代化对非洲现代化的启示、非洲国家工业/农业发展动态与面临的挑战、中非人文交流与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学会如何在中非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驻摩洛哥、卢旺达原大使孙树忠,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监督评估司前司长蔡方财,北京大学教授包茂红,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姚桂梅,中国驻卢旺达、厄立特利亚原大使舒展,中国亚非学会秘书长吴传华先后作了题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成果开创全球南方合作新时代》《汇聚智库和专家力量,助力中非合作行稳致远》《应对气候变化:中非合作新领域》《中非矿业合作现状、挑战与对策》《学会如何在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发挥智库功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张振克主持了主旨报告。

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国非洲研究院编审安春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晓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周玉渊,扬州大学教授石志宏,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任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陈玮冰,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章波、田牧野,湖南大学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教授肖皓,湖北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龙艳,南京大学副教授刘立涛,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苏瑞娜,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新亚等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成富主持了学术报告。

image.png

研讨会线下会场现场

张振克在对研讨会进行总结时表示,高水平中非合作为非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非洲研究需要顶层谋划、跨学科、有组织的推进,更需要建设一支年轻化的研究队伍,助力中国非洲研究事业的持续发展。

image.png

在研讨会上展出的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部分学术成果

1964年南京大学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成立,组成了以张同铸、苏永瑄、苏世荣等为核心在非洲研究团队,并在当年开始出版《非洲经济地理资料》内部刊物,后更名为《非洲地理资料》《非洲地理》。1993年南京大学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提出申请,经南京大学上报教育部,更名为“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在有关各方的支持下,几代人前赴后继,兢兢业业开展非洲研究,形成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南京大学非洲研究特色。

image.png

部分线下与会专家学者等的合影

出席研讨会还有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湘云,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部门负责人余天奇、梁书景,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南非、布隆迪和刚果(布)留学生等共计80余人。(文图由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提供)


责任编辑:乔妙妙

中非关系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