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优化运输结构,打通‘公转铁’、内河航运、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等堵点卡点,推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一单制”等适应多式联运一体化运作的规则协调和互认机制,推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降。
10月11日,由天津港集团、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一流港口多式联运大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天津市及内陆腹地地方政府,航运产业研究机构及行业协会,全球航运、铁路、大型综合物流运营商等领军企业、多式联运企业等300余名嘉宾代表,围绕“深化双循环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建设,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综合物流新模式”主题共商共议,凝聚共识,携手推动多式联运发展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助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加快发展
多式联运量连续8年增速超25%
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十四五”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升级。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多式联运快速推进,连续8年增速保持在25%以上,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新阶段要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提质,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与实体经济物流需求的适配性。
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变化趋势增量,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提出,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适配性:一是满足国际供应链安全与韧性新要求;二是满足我国实体产业在国际市场布局的新要求;三是抓好双循环物流通道建设的新机遇;四是以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物流市场的新需求。
多式联运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一环。天津市副市长谢元表示,天津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发展多式联运有基础、有优势,更有广阔空间。
今年以来,天津市深入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建设联通内外的现代航运物流体系,着力完善陆、海、空、铁立体化交通网络,着力打通多式联运堵点卡点,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综合物流模式。
互联互通
天津港海铁联运量同比增长20%
几天前,“长荣超级”轮装载来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日用品等货物,从天津港前往中东。不久后,一趟港城班列,从中国铁路北京局新港北站驶出,满载化工原料开向石家庄。
“作为京津冀及‘三北’地区‘海上门户’,天津港集团系统谋划构建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体系,全力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天津港拥有147条集装箱航线、40余条海铁联运通道,在腹地设立120多个营销中心,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天津港集团加快海铁联运“一单制”推广应用,联合船公司向内陆不断引入内陆航运、物流服务功能,建设联运货物在内陆端的启运、交付节点,共同开展“一单制”海铁联运业务,为客户提供海铁联运全程物流服务。
在天津港码头,一批货物从船舶上卸运后,离开港口,沿京津塘高速驶向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顺丰天津全自动中转枢纽。数十万票货物将经过分拣、识别、扫描、传输等环节,通过航空、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流向千家万户。
今年以来,在稳步提升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海铁联运班列的基础上,天津港集团实现银川班列图定运行,开通了赤峰—天津港班列,联合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推进京津冀地区港城班列顺畅开行。今年前三季度,天津港集团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超100万标箱,同比增长20%,枢纽港口牵引作用日益增强。
深化合作
弘景·天津港海铁联运发展指数首发
“该指数首发将为我国港口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港口海铁联运评价监测体系。”在“弘景·天津港海铁联运发展指数”发布环节,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做指数解读时表示。此次指数系天津港集团与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联合天津市5家单位共同发布,包含1个总指数、5个子指数和8个区域指数。指数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弘景·天津港海铁联运发展总指数为116.72,比2023年同期提升了16.61点,天津港海铁联运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据介绍,天津港集团整体“一单制”业务实现规模化应用,服务功能拓展至14个节点,合作船公司数量达到11家。同时,天津港集团积极推动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升级,联合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中铁联合集装箱公司加快推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线束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年装卸能力40万标箱,将使天津港的海铁联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则共进。深化港航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举措。
会上,天津港集团联合铁路、港口、航运、物流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携手深化双循环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建设共建中国式现代化综合物流新模式》合作倡议书,从六方面提出,将携手各方合作伙伴,织网络建通道,着力提升多式联运通达能力;优服务聚要素,着力提升多式联运组织效率;降成本调结构,着力提升多式联运竞争优势;建标准立规范,着力提升多式联运发展动力;加快智慧赋能,着力推进多式联运全域互联;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进多式联运清洁转型。
签约仪式环节,天津港集团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加强区港联动合作,推动海铁联运和中欧(中亚)班列通道建设,深化津蒙合作,加强物流资源和功能要素整合,共同服务呼和浩特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天津港集团所属5家企业与有关合作方达成10项战略合作协议,就加强物流供应链合作、推动内陆无水港建设、创新多式联运合作模式、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等深化合作,持续推动天津港海铁联运发展,共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综合物流新模式。
此次会议,为广大多式联运相关方搭建了探讨多式联运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平台,全方位展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成果,使各方加深对相关政策的理解,明晰市场发展前景,为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