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餐桌遗传病”怎么破?德叔教你一家老少都能吃的居家菜

2025年09月08日 19:10:17 广州日报新花城

07ca432273b145e2ae28ebb6cbf852d2.jpg

夫妻双双得癌?一人发福全家都胖?父母高血脂,兄弟姐妹也躲不过?生活中有许多疾病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相关检查未发现明确的基因遗传因素,其背后可能潜藏着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健康杀手——“餐桌上的遗传”,这种非基因传递源于家庭成员长期共享的饮食习惯会塑造相似的体质特征,形成特殊的“疾病易感土壤”。

与基因遗传的不可逆性不同,“餐桌遗传”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被主动阻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难?和有约君一起来听一听全国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德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有哪些妙招。

“一锅饭”这样引起“一家病”

哪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给全家都招来健康隐患呢?

寒凉饮食:全家的“阳气杀手”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智慧,道破了顺应自然规律调养阳气的重要性。然而现代许多家庭却在不知不觉中违背养生之道:大量饮用冰镇饮料、酷暑天过量食用寒性瓜果、盲目煲煮清补凉汤、感冒发烧时滥用寒凉药物短时间快速强行退热等,殊不知这些寒凉饮食物及药物如同“冰刃”直伤脾胃阳气,为健康埋下隐患。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是后天之本”,主导饮食物的运化,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滋养全身。若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调,水湿代谢便会紊乱,如同梅雨季的“返潮”般滞留在体内。湿邪上犯于肺,耗损肺气,导致肺卫不固,外邪易侵,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等;外泛肌肤,引起寒湿郁积诱发荨麻疹、湿疹,造成过敏性疾病的家族性聚集倾向。内伤脾胃,则引起胃脘冷痛、肠鸣泄泻、食欲减退等,出现家族性脾胃虚寒系列症状。

肥甘厚味:痰湿体质的“甜蜜陷阱”

煎炸食品、动物内脏、甜品等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及不规律的饮食,如同“代谢炸弹”持续冲击人体。肥甘厚味具有“粘滞之性”,不规律饮食习惯扰动已休息的脾胃,均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壅滞,水湿代谢紊乱,形成痰湿体质,而痰湿内蕴会成为“三高”、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温床”。而又有不少人为了减肥瘦身,或者控制血糖、血脂、尿酸水平等,过度食用寒凉水果沙拉、青菜瓜果替代正餐,反而加重脾阳不足,形成“脾虚→湿浊滞留→代谢更差”的恶性循环。

若长期搭配辛辣食物,助热生湿,如湿热上犯,可引起高血压;熏蒸颜面,易爆发痤疮、顽固性湿疹、唇炎等;湿热下趋,易引发便秘、泌尿系感染、生殖系统湿疹等。

情绪郁结:餐桌上的“隐形杀手”

“气饱了”可不是玩笑!当家庭进餐时频繁出现训斥孩子、夫妻争执等负面情绪宣泄,会直接导致肝气郁结的病理状态,肝郁侵犯脾胃,亦会生成痰湿,使气滞与痰湿胶结,形成特殊的“情绪-体质”恶性循环。这类家庭成员的焦虑、抑郁、失眠等情绪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且呈现代际传递特征。

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压抑的餐桌氛围还可能与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密切相关,中医将其归因于肝气郁结、痰瘀互结的病理过程。《养生论》中记载“怒甚则伤肝,思甚则伤脾”的经典论述在此得到印证——进餐时的情绪价值,往往比营养配比更能深远影响全家人的身心健康。

为了一家人健康 赶紧斩断餐桌遗传链

现代家庭的健康密码,往往藏在“餐桌遗传”的破解之道中——这不仅是饮食的调整,更是一套融合中医整体观的养生智慧。根据四时常见的全家性健康问题,德叔团队提供了不同餐单。快来收藏。

健脾补肺:守护呼吸系统健康

鼻塞鼻痒,流鼻水、打喷嚏,遇风冷加重,容易感冒或过敏,或伴面色苍白、食欲不振……

某些时节一到,一家人陆续开始出现这些状况的时候,你们要这样吃——

饮食清单1:紫苏生姜饮

紫苏叶10g+生姜10g+党参10g,煮水代茶饮。

怕风怕冷,活动后气喘,腰膝酸软,小便多——

饮食清单2:黄芪巴戟炖鸡

鸡半只+黄芪10g+肉苁蓉10g+大枣(去核)4枚+生姜10g煲汤,吃肉喝汤。

咳嗽反复,痰多色白黏稠,胸闷气促,腹胀等——

饮食清单3:橘红白果饮

化橘红5g+白果10g,煮水代茶饮。

健脾化湿:终结皮肤顽疾

皮肤风团,瘙痒,或伴轻度水肿,容易过敏等——

饮食清单4:四神汤

山药20g+芡实15g+莲子15g+茯苓10g,煮水代茶饮。

皮肤红斑、丘疹、渗液,瘙痒剧烈,或伴胃胀、大便烂或黏,舌苔厚腻等——

饮食清单5:薏米莲子粥

薏苡仁30g+莲子15g+赤小豆30g,煮粥。

皮肤干燥、脱屑、肥厚,瘙痒夜间加重,面色黄等——

饮食清单6:龙眼桑椹饮

龙眼肉10g+桑椹10g+山药20g,煮水代茶饮。

运化三焦:逆转代谢异常

形体肥胖,腹部胀满,口黏腻,大便黏滞不爽,舌苔厚腻或水滑等——

饮食清单7:山楂陈皮茶

炒山楂10g+鸡内金10g+陈皮5g,煮水代茶饮。

四肢困重、下肢浮肿、食欲不振、饭后腹胀,舌淡胖有齿痕等——

饮食清单8:黄芪10g+炒薏苡仁30g+党参15g,煮取煎汁后,与肉桂3克一起放入保温杯焖半小时,代茶饮。

体检发现血脂、血糖、血压偏高,但无明显不适——

饮食清单9:炒山楂10g+党参10g+藏红花3g+乌梅5g,煮水代茶饮。

调畅气机:平衡情志疾病

失眠多梦,脾气急躁,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等——

饮食清单10:菊花百合饮菊花3g+玫瑰花3g+百合10g+枸杞10g,煮水代茶饮。

心悸健忘,情绪低落,眠浅梦多,倦怠乏力,食欲减退等——

饮食清单11:龙眼红枣粥

粳米50g+龙眼肉10g+大枣(去核)10枚,煮粥。

疏肝散结:化解结、瘤、囊肿隐患

胸胁胀痛,情绪抑郁,经前乳房胀痛等——

饮食清单12:玫瑰山楂陈皮茶

炒山楂10g+陈皮3g+佛手10g,煮水代茶饮。

结节质硬、固定不移,或见肌瘤、囊肿,伴咽堵胸闷、舌暗紫或有瘀斑等——

饮食清单13:老鸭牡蛎海带汤

老鸭半只+煅牡蛎20克+干海带20克+红枣(去核)4枚+生姜10克,吃肉喝汤。

餐桌遗传的本质,是生活方式在基因上的深刻印记。每一口饮食的选择,都在为家族书写更健康的“遗传密码”。从今天开始,让餐桌成为“治未病“的第一道防线。

医学指导:全国名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

文字整理/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唐丽娟、何伟炎

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张阿嫱

中医养生健康痰湿饮食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少辛增酸防秋燥

焦作日报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