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AI for Science范式落地,要坚持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汤超表示,作为极具交叉学科属性的科研方向之一,AI for Science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的首项重大研究计划就是AI for Science方向的。汤超希望,未来AI for Science能够进一步带来新科学原理的发现,推动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时代。AI for Science将带来巨大的科学变革,赶上这一潮流就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3-08-14 14:32:3776岁的郑皆连主动申请出任平南三桥建设专家组组长,与参建各方共担风险。拱桥方案终于被批准。郑皆连的修桥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近40年来,中国拱桥技术已挺进世界前列。”潜心研究修建拱桥。
2023-04-13 18:55:08“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北京举办,并对在 2022 年中国能源领域表现突出的创新企业家、创新工程以及创新产品进行表彰。与戴震一同获评“践行双碳目标2022年度杰出创新企业家”的还有,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才延福,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陆川等企业家。
2023-04-13 13:59:51颜宁“二次回国”的消息一经公布,便迅速成为热搜。人民视觉 资料图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11月11日凌晨,颜宁通过个人微博@nyouyou 发文,针对近期一些相关话题作出回应。“真正的研究者都乐于拥抱技术进步,善用各种技术去探寻、解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事实上,我期待AI越来越强大,如果它真的可以强大到把我上述提的三个理解都实现,那我们真可以正儿八经从化学角度研究生命起源了。”有人认为颜宁是“学术投机”,有人说“其心必异”。
2022-11-11 15:13:00北京大学相关微信公众号提前三天预告了这一学术报告,并公布了观看该网络直播的方式。11月8日上午,张益唐教授进行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演讲在正式开始解释证明过程前。他强调,“甚至有人以为就是证明了黎曼假设是错的,我再说一遍,我可没有这个本事。我只是在一定范围里部分地解决黎曼假设应该是对的。如果说我推翻了黎曼假设,估计没什么人会相信。”演讲提问环节,有人问,能不能用来改进孪生素数猜想的那个“界”?
2022-11-08 15:52:54据上证报消息,11月1日上午,著名科学家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曾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据澎湃新闻,颜宁现年45岁,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此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师从施一公,获博士学位,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外,颜宁在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11-02 17:08:00当时,中科大生物系有3个课题入选,施蕴渝负责的“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新技术研究”是其中之一。此后,她开始从事生物大分子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并成为国内此领域的开创者之一。由施蕴渝主导的“生物分子结构与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项目,获得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施蕴渝看来,能够和学生们共同探寻生物大分子世界的奥秘,既快乐又充实。
2022-09-26 10:02:19几十年来,他以分子筛合成化学为突破口,提出无机合成化学的科学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分子筛的定向设计合成。在此基础上,徐如人及团队开辟了分子筛定向合成新路径,使这一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980年,在意大利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分子筛大会上,徐如人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宣读了论文。
2022-09-09 15:12:0270多年来,任继周走过甘肃的每一块草原,一年跑破一双翻毛的皮靴。1956年,任继周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甘肃天祝高山草原站。此后数十年,任继周潜心草地农业研究,开创了草原分类体系、创造了划破草皮、改良草原的理论与实践,创建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为草业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做草原调查的过程中,任继周经常接触农牧民,他的思考领域也逐渐延伸到“三农”问题。
2022-08-15 21:29:49《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