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辖区渣土管理力度,切实维护良好城市环境。近年来,吴家堡街道聚焦建筑渣土的“产生、运输、处置”等三大环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积极调整工作部署,紧密配合槐荫区建筑渣土管理办公室,依法依规整治渣土运输车辆车体不洁、带泥上路、抛洒滴漏、私自倾倒等违规现象,持续加大建筑工地渣土常态化管理工作,规范渣土运输行为,促进辖区内的渣土处置规范、有序发展。
一、规范建筑工地施工,集中执法力量积极开展检查行动,督促辖区内各个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七个到位”的相关规定,尤其对工地出入口、围挡等重点地段进行重点检查。
二、辖区渣土运输实行报备制度,组建在建工地渣土运输微信报备群,监督渣土运输车辆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线路运输,渣土车辆准运证是否随车携带,检查是否做到密闭运输。监督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问题是否能及时解决,确保渣土运输途中的道路整洁有序。
三、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运输渣土工作进行巡查,采取“盯守+巡查”模式,对重点区域和路段实行定人值守,不间断执勤和巡查,不定时检查渣土运输车是否按规定运输,是否存在未遮盖篷布、有证运输、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线路运输等现象。依托街道实时监管指挥平台在辖区内主次干道全面巡查。着力消除执法管理中的盲区和空白点,确保执法监管全方位、无死角。
四、辖区村居普遍签订《建筑渣土管理责任书》,村居守土有责,保护群众居住环境,防止造成空气污染。对于村居土地整理、复耕复种、环境整治等建设项目实施开工报告制度,建设前向村委、街道报备,按流程办理相关渣土准运手续。在建设过程中,对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等,要及时处置,防止乱丢乱到。在工程项目完工后,及时对建设场地进行防尘网覆盖或者复垦种植,保护水土,防止扬尘。
五、归口审批,协同管理。涉及本辖区内各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出土(泥浆、建设垃圾)运输、消纳,途径本辖区道路运输、渣土运输车辆准运证、渣土处置证的审批、发证以及批后监管等统一归口至区渣土办和街道办事处。辖区交警中队、城管执法中队、环卫所、城管科等相关部门,依据其自身工作职责,协同做好建设工程渣土(泥浆)的审批、监管、查处等工作。所有相关科所队,由办事处主管领导统一调度,并协调好区渣土办和渣土管控队伍,完成渣土监管查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