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维修工对除尘电机进行抢修。董公明/图
夜幕深沉,星辰点点。工厂的喧嚣渐渐散去,万物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时,贵州中烟贵定卷烟厂动力车间却迎来了一场平常却不平凡的“战役”。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卷包除尘FC-3电机轴承温度异常攀升至96℃。”动力车间设备主任冯跃接到甲班大班长打来的电话。FC-3是卷包车间四台卷接机组的工艺除尘风机,这一紧急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设备停机,四台卷接机组不能正常生产,或将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先对设备进行临时降温,并立即与卷包车间沟通,FC-3暂时降频运行,今晚停产后立即组织检修。”设备主任冯跃有条不紊地说道。随即,甲班综合管理员陈明辉启用散热设备对准FC-3电机轴承进行临时降温并时刻关注其温度变化情况。
凌晨一点,随着卷包车间设备陆续停止运行,一场深夜抢修行动悄然拉开帷幕。由机修班两名老师傅与两名青年员工组建的抢修小队已严阵以待,“先将防护罩拆卸下来,观察电机轴承润滑情况,确认润滑脂是否出现变色变质现象。”机修班班长朱国红师傅说。说干就干,抢修小队迅速将防护罩卸下,发现轴承润滑脂颜色发黑,可能出现了发热变质现象。“润滑脂变质很可能是电机轴承温度异常升高,电机加速运行将杂质带入,污染了润滑脂。我们先确认轴承是否有磨损,有无更换需求,再更换润滑脂。”经验丰富的宋利军师傅分析道。随后,青年职工魏益岗、杨宗建细致地抠出已经变质的润滑脂,两位老师傅通过观察轴承内外接触表面、盘动轴承的方式仔细查看了轴承磨损情况。“轴承接触面无摩擦痕迹,转动无卡塞,声音均匀细腻,证明轴承未发生磨损,”宋利军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那就更换润滑脂!”随着宋利军一声令下,抢修小队一鼓作气,进行电机轴承润滑脂的更换。
寂静的夜里,除尘房内传出工具碰撞的声响和窸窣的交谈声,汗水早已浸湿了抢修小队人员的衣背,凌晨两点四十分,电机轴承润滑更换完毕,接下来便要对电机进行对中调整。
凌晨三点,抢修小队使用红外对中仪检查电机位置偏差。按照测量步骤,在电机端和风机端架好TKSA31/41测量单元,输入电机安装距离等参数,通过旋转前后激光的相对位移自动计算出中心偏差来判断对中情况。“位置偏差检查完毕,水平偏差为-0.02mm/100mm,垂直偏差为-0.01mm/100mm,满足运行要求。”朱国红终于舒了口气,“幸好轴承没有磨损痕迹,不然更换轴承时间肯定来不及。”凌晨三点二十分,伴随着FC-3电机的轰鸣声重新响起,整个除尘房仿佛被重新注入了生命,经30分钟的试机运行,轴承温度保持在65℃左右,且所有指标均维持正常水平。大家相视一笑,所有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动力车间设备种类多,要时刻做好抢修的准备。”朱国红对青年员工说道。这场平常而又不平凡的“战役”,是动力车间日常工作的缩影,是每一位动力人对职责的忠诚守护,更是一次“红色动力”精神的实践和凝聚。那些默默守护在动力车间生产线上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恪尽职守、担当作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们都是坚定的动力守护者。(董公明 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