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叶中华)5月16日,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之际,“添彩城市文明分享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活动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多部门共同主办,全面展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并启动志愿服务新机制。
848位基层先锋引领分类风尚。活动现场,“老达人”与“新达人”分享实践经验。自2018年启动评选以来,北京已累计评选出848名垃圾分类基层典型,涵盖社区工作者、教师、环卫从业者等多元群体。2025年新评选的215位达人中,涌现出基层讲师、物业管理者等新力量,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创新形式深化全民教育。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东城分司厅小学联合创排的环保舞台剧《“我们”的世界》,通过奇幻叙事展现垃圾分类重要性。该剧以儿童视角切入,用“穿越垃圾世界”的剧情设计,推动“小手牵大手”的家庭参与模式。
活动现场宣布成立北京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目前全市已组建363支志愿队伍,覆盖2.2万人次,成员包含党员干部、学生、离退休人员等多领域人士。服务队将结合桶前值守、回收日等场景开展活动,同步推出专属LOGO——四色散射水滴造型象征四类垃圾精准归集,中心志愿者形象传递环保理念。
长效机制巩固分类成果。北京市城管委负责人指出,五年来通过立法规范、设施完善、宣教创新,垃圾分类参与率稳定在98%以上。未来将深化“关键小事”治理,完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推广“光盘行动”等源头减量措施。志愿服务总队计划年内实现社区全覆盖,通过积分激励、公益实践等方式培育市民行为自觉。
活动现场同时发布志愿服务行动计划,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志愿者的示范引领,推动环保理念转化为市民日常习惯,着力打造首都文明建设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