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聚民意 微议事解民忧——梨树区创新开展“小板凳课堂”议事工作

2025年07月01日 23:43:31 中国城市网

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梨树区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推出“小板凳课堂”议事工作模式。以“小板凳”为载体搭建起群众家门口的议事平台,通过“群众点单、干部接单、多方办单”的闭环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和受益者。

突破传统会议模式的刻板印象,“小板凳课堂”将议事场景延伸至社区广场、居民院落和田间地头。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与群众围坐一圈,以拉家常的交流方式,围绕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展开深度对话。议事现场实行“三开放”原则:议题开放征集、发言开放讨论、建议开放采纳,群众可随时提出疑问建议,工作人员现场记录并即时回应。对于需后续处理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三单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阳光新城小区的李大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楼下的“小板凳课堂”上反映了小区垃圾清运不及时、异味大的问题。让她没想到的是,包保干部当场记录,第二天环卫部门就完成了清运。李大娘逢人就说:“这小板凳真管用!坐在家门口就把烦心事解决了。”

image.png

图片由梨树区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居民们围坐在社区的“小板凳课堂”上热烈地讨论

中心社区的“停车难”曾是“老大难”。在“小板凳课堂”上,居民们都发愁:“晚上回来抢车位,跟打仗似的。”经过几轮小板凳上的热烈讨论,居民们最终投票选定了停车棚改造方案和新增车位位置。如今,崭新的车棚和整齐划线的车位让小区焕然一新。中心社区用实践证明,“小板凳课堂”真能解难题、见实效!自实施以来,全区累计开展6场议事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余条,推动解决7个民生问题,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面向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化“小板凳课堂”品牌建设,着力构建“三个一”工作体系:一是完善“收集-分类-交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建立问题处理台账和限时办结制度,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二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格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积分等机制,广泛吸纳社会组织、专业律师、乡贤能人等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合力;三是创新“议事+服务”融合模式,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协商在一线、解决在一线,以绣花功夫织密基层治理网络,绘就全民参与、协同共进的基层善治新图景。


责任编辑:韩利

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