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膜要用巧劲,贴着垄边划开,千万不能伤了烟苗的‘腿’。”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木桐乡张家村的烟田里,今年已经55岁的烟农技术员曲根令正在揭地膜,他弓着腰为围在身边的烟农示范操作。布满老茧的手掌稳稳托住地膜边缘,动作熟练又细致。这位在烟田里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老把式”,如今正用经验与创新,带领乡亲们打好揭膜培土这场“保收硬仗”。
扎根烟田:从“种烟能手”到“田间导师”
1990年,20岁的曲根令接过父亲手中的锄头,正式开启他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种好烟。起垄、移栽、烘烤……每个环节他都反复琢磨,靠着一股钻研劲儿,他种出的烟叶连续多年广受好评,成了张家村乃至木桐乡公认的“土专家”。2022年,木桐烟叶收购点特聘曲根令为技术员,负责向全乡烟农传授种植烘烤技术。
“老曲不仅经验足,还特别爱琢磨新法子!”木桐烟叶收购点负责人兰洋竖起大拇指,“这些年,烟草公司推广的新技术,他总是第一个学、第一个试,再‘手把手’教给大家。”今年揭膜培土季,曲根令早早备好了“教案”——他拍摄的教学短视频在烟农群和抖音平台点击量破千,方便烟农快速掌握揭膜培土技巧。
图为曲根令正在进行揭膜培土。
匠心传承: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今年的揭膜培土时节,曲根令亮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凭借几十年在烟田里摸爬滚打的经验,他独创了一套高效揭膜技法。以往需要两人默契配合的工序,如今他一人操作简易轻质的锄头,动作熟练,不用花费大力气,还干得比人家快、揭得比人家多。“老辈人传下来的揭膜法子讲究巧劲。”曲根令擦拭着锄头上的泥土说道,“找准地膜与土壤的缝隙,借力打力,既省力气又不会残留薄膜污染土地。”
除了揭膜技艺的革新,曲根令还将传统的看天识地经验推向新高度。他带着年轻烟农们重拾“老行当”——观察蚯蚓活动、辨别土壤颜色、感受湿度变化,还总结出一套“五看”口诀:“看云知晴雨,看叶辨肥瘦,看土测干湿,看虫断墒情,看时定农时。”每天清晨,都有烟农们跟着他在田间转悠,向他学习经验:“叶片发蔫别急浇水,要先扒开土层看看根系;蚯蚓上爬,说明土壤闷了,得赶紧松土透气。”在曲根令的带领下,烟农们把老手艺钻研得愈发精深,种出的烟叶品质更上一层楼。
薪火相传: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未来
揭膜培土高峰期,曲根令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清晨五点,他已在烟田指导早起的农户;白天辗转各个村组开展培训;晚上回家也有年轻的烟农打来电话询问相关技巧。
“曲师傅就像咱们的定海神针!”烟农刘大哥感慨。在曲根令的带动下,木桐乡成立了“老带新”互助小组,年轻烟农负责操作机械,老烟农把关细节,技术传承与经验创新相得益彰。
如今,木桐乡的烟田里,整齐的烟垄被新培的土壤包裹得严严实实,嫩绿的烟苗在阳光下舒展叶片。曲根令蹲下身,仔细检查培土厚度,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种了一辈子烟,就盼着把这身本事传给年轻人,让咱木桐的‘金叶子’越种越好!”
“像曲根令这样的‘土专家’,是连接传统经验与现代农业的桥梁,我们特别注重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以帮助更多的烟农在科技赋能中实现增收致富。”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烟叶条线分管领导表示。(尚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