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上海7月10日电(记者王迪)7月9日,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市经信委近日印发了《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悉,《行动方案》提出的高成长企业主要包括瞪羚、潜力瞪羚、独角兽、潜力独角兽等四类企业。其中瞪羚企业处于高成长企业发展成长期,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为关键支撑,已跨越初创困难期进入高成长阶段。独角兽企业处于高成长企业发展成熟期,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行业影响力突出,具有高融资能力、高估值提升空间,是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来源。
《行动方案》围绕促进上海市高成长企业加速发展,明确支持目标和方向,实施七大行动,提出21条具体举措,比如明确高成长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即培育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另外,还将实施“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大培育挖掘力度,推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转化落地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孵化一批,领军企业内部裂变一批,专业投资机构投资一批,创新创业大赛遴选一批,招商引资平台招引一批。将实施“潜力瞪羚精准化服务”行动、“瞪羚企业跨越式发展”行动、“潜力独角兽创新引领”行动、“独角兽企业价值跃迁”行动、“全周期发展要素赋能”行动及“营造高成长发展环境”行动等多项举措。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处副处长和月磊表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9件,同比增长15.3%,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二名。2024年,全市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6822件,同比增长10.3%,有力助推上海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由第九位跃升为第五位。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麒表示,自2023年起就在探索重点服务模式,联合长城战略咨询研究发布年度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入榜企业从最初的63家增至156家,总估值(市值)超1.3万亿。“同时我们以‘菜单’赋能‘榜单’,建立了公共服务联盟、融资服务联盟,链接生态合作伙伴资源,定制榜单企业专属的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累计超300项。市、区各级政府也将榜单企业纳入‘重点服务包’,给予企业更便捷的政策服务。很多企业反馈,自从入榜后,在洽谈订单、对接投资人过程中更加顺畅了,企业品牌度和社会认可度有了很大提升。”张麒说。
徐汇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庄子希表示,徐汇区成功创建1个市级和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群是中心城区唯一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上下游各类企业230家,集群总产值达204.6亿元)。“我们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做好中小企业服务,特别是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一是推进政策普惠适用。针对企业不同时期发展要求,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具体政策、服务事项,推进更多惠企政策和服务逐步实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二是加速AI赋能百业。深化“1+3+X”人工智能载体全域布局,以滨江为核心,拓展超10万方载体,放大“模速空间”品牌效应,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三是推动都市工业回归中心城区。我们打造了中心城区首个‘智造空间’——老凤祥、中心城区第一个外资企业‘智造空间’——梅特勒托利多等项目。”庄子希说。
下一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各区加强惠企政策宣介,推进政策落实落地,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企业服务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