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采烟凭感觉,烤烟看运气。现在按烟技员教的‘采烤一体’法子,采下的烟叶烤出来油润金黄,这‘标准’叶真能烤出‘黄金’价!”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遮山镇烟农张付朝的烤房外,一串串色泽鲜亮的烟叶挂满晾架,他边翻拣边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南阳市烟草公司镇平县分公司聚焦烟叶采烤环节的紧密衔接,推行“采烤一体”技术指导模式,组织烟技员全程跟进,从采摘时的“成熟度把控”到烘烤时的“温湿度调节”,“手把手”教烟农把好“采烤衔接关”,让“采”的标准对接“烤”的需求。
“采和烤就像‘亲兄弟’,采得不对,咋烤都是白搭。”烟农张付兴种了20多年烟,说起过去的经历直摇头,“以前年份贪多,把刚转黄的烟叶提前采了,结果烤出来又青又薄,上等烟比例还不到四成。”如今,烟技员每周三次到田间指导,“老冯技术员拿着‘适熟叶’样本,教我们看叶脉、摸叶片,说‘下部叶要带点青黄,上部叶得全黄起皱’。采的时候就按这个标准来,烤房里的烟一下子‘规矩’多了。”
在陈善岗村的烘烤中心,每座烤房的墙体或装烟室门上都张贴着数字化烘烤技术图表。“采烤一体的关键,是让烟农明白‘采什么叶、用什么烤法’。”烟技员老关指着表上的记录说,“比如采下的下部叶含水量高,就得‘快排湿、稳定色’;上部烟叶含水量低、叶片厚,烘烤时就得‘慢升温、长保湿’。以前烟农常把不同部位的烟叶混烤,再好的技术也烤不出好品质。”
“以前总觉得采是采、烤是烤,各管一段,现在才知道这俩环节得‘绑’在一起。”烟农张付朝算了笔账,去年他家7亩烟田,按“采烤一体”技术操作后,烤坏的烟叶少了一半,上等烟比例从38%提到了62%。“光这一项,多收入快4000元。今年我种了19亩,那要多收入一万多元!技术员不是来‘指手画脚’的,是来帮我们‘把钱赚’的!”张付朝说道。
如今,在镇平烟区的田间地头,“采什么叶、怎么烤”成了烟农和烟技员聊天的高频词。烟技员们带着样本烟、拿着记录表,把技术课堂开在烟田边、烤房旁;烟农们则跟着学标准、练手艺,让每一片采下的烟叶都能在烤房里“蜕变”成优质品。
“采烤一体,说到底是‘服务一体’。”南阳市烟草公司镇平县分公司烟叶部门负责人王辉表示,技术指导的落脚点始终是烟农的“钱袋子”,唯有把服务送到最需要的环节,让烟农懂技术、会操作,才能让每一片烟叶都承载起增收的希望,让“服务烟农”的承诺真正落地生根。(杨博、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