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实践队走访福州近代海军将领故居,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2025年07月17日 21:12:23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统梳理近代海军将领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10日至11日,闽江学院“船政星火研行”实践队跟随福州市政协委员、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丽惠和物电学院辅导员白洁玉,走访了萨镇冰、刘冠雄、陈兆锵、陈绍宽及李世甲五位海军将领的故居。通过实地参访,队员们深刻体悟到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心系国家、勇担使命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服务国家发展的决心。

萨镇冰故居:一生赤诚,铭刻家国情怀

10日,实践队走进萨镇冰(1859-1952)晚年故居——泉山仁寿堂,缅怀这位跨越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的传奇海军将领。萨镇冰曾任海军总司令及海军总长,抗战期间,虽年近八旬,仍全力宣传抗日、奔走募捐、激励海军将士杀敌报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

图片1.png

参观过程中,黄丽惠老师深情讲述道:“萨老一生清廉自守奉公,关心国家命运,始终心系百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时,他虽病重,却泪洒床前,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始终未改。”队员们听后深感敬佩,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勤修真才实学,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刘冠雄故居:海军建设的奠基者,船政精神的守护者

在宫巷11号刘冠雄(1861-1927)故居,实践队员学习到刘冠雄为中国海军建设所作出的不朽贡献。14岁进入船政学堂,他在甲午海战中勇敢英勇。面对船政濒临消亡,他挺身而出,果断决策筹措资金,整顿船政,为中国海军的复兴奠定基础。他和兄长刘敦禧并肩作战,带领船政重现生机,也为中国近代海军与航空事业奠定了基础。

图片2.png

实践队员们参观后表示:“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家国情怀,要继续传承与发扬好船政精神。”

陈兆锵旧居:海军装备与航空事业的先驱

走进陈兆锵(1862-1952)故居,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陈兆锵将军家国情怀与坚定信念。从船政学堂到海军轮机少将,再到福州船政局局长,他创办了我国首个海军飞潜学校,并主持研制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为中国航空事业奠定了基础。他还重建昭忠祠,将甲申、甲午两役海战英烈合祀其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位队员参访后深受感动:“陈兆锵将军的实业报国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我们将以此为榜样,传承使命,勇往直前。”

图片3.png

陈绍宽故居:抗战海军的顽强抗争

在胪雷村陈绍宽(1889-1969)故居“铁血抗战”展厅,队员们深入学习江阴海战史料面对中日海军的悬殊差距,陈绍宽带领中国海军勇敢阻击日军,用自沉舰艇封锁敌军前进道路,捍卫民族尊严。抗战胜利后,作为海军受降代表,他在东京和南京参加了日军受降仪式。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务,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

图片4.png

队员们从将军整顿海军、铁血抗日中汲取了力量,明确了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感。

李世甲故居:闽江口抗战的壮烈抉择

11日,队员们来到鳌峰坊39号李世甲(1894-1970)故居,感受这位海军将领在时代洪流中留下的印记。李世甲自14岁投身海军,见证了中国海权的沦丧与复兴。抗日战争中,他以闽江口沉船封江、马尾要塞死守、长江水雷战等行动,展现了“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决绝精神,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李世甲担任接收厦门和台湾投降的日本海军,确保了台湾及沿海的安全与稳定。他的事迹体现了海军将领的英勇与智慧,也展现了坚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队员们深受感动,表明要继承和发扬将军的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6.png

走访这些保存完好的海军故居,队员们感受到了福州古厝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的历久弥新。这些古老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脉搏,更彰显了先烈们的家国情怀。每一块砖瓦,都是浴血奋战岁月的见证,提醒我们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根基。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从船政文化出发,讲述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勇敢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供稿人:闽江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林丽洪、康雅男、白洁玉)


责任编辑:朱兵

海军抗日战争爱国主义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