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区服务工作,聚力强基固本,深化赋能增效,扎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体系强基础
织密基层治理“连心网”
贯通治理末梢。吴忠市不断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和“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体系,将93个社区、499个行政村划分为5009个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2937个,将组织链深度嵌入治理链。
释放基层动能。吴忠市聚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准入制度,制定村(社区)工作事务目录,梳理形成村级组织依法履职6类16项、依法协助10类24项,社区依法履职5类16项、依法协助事项10类23项,以及村(社区)取消工作事务7项,累计清理村(社区)不规范挂牌5772块、上墙制度7889个,取消不合理证明901项,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抓服务。
延伸服务阵地。吴忠市大力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质扩面行动,在居民小区、商圈楼宇等群众聚居区延伸打造133个网格党群服务驿站、265个暖“新”服务驿站,在种养基地、村民小组按需建设266个农村党建工作站,切实将服务搬到居民“家门口”。
育骨干增活力
建强基层治理“主力军”
配强专职力量。吴忠市实施农村“两个带头人”广进优备行动和“头雁培育优备”专项计划,遴选确定3111名村级后备力量,“先考后选”社区工作者1499人,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设置社区“两委”正职、“两委”副职、“两委”其他专职成员、专职工作人员4岗24级岗位等级序列,推动社区干部干事创业。
激发自治力量。吴忠市择优选配以党员为主体的楼栋长5198人、单元长9134人、“楼道红管家”613名,推行村级治理“55124”模式,搭建“小区板凳会”“庭院议事会”“先锋会客厅”等议事协商平台,协商解决了配套充电设备、文化广场修建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凝聚社会力量。吴忠市健全完善社区“联合党委”机制,深化“五联四单”服务模式,有效凝聚1368家社区社会组织、980个共建单位、3342支志愿服务队伍、6400余名新就业群体等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解难题优服务
绘就基层治理幸福篇
聚焦服务体系建设。吴忠市实施社区服务水平分类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建立序时管理、责任贯通、调度评估、示范引领工作落实闭环体系,制定《2025年全市社区服务“三个清单”体系工作计划》,将93个社区按照老人儿童较多、帮扶对象较多、涉农等7种类型精准分类治理,开展为民服务事项1800多个,持续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物业管理难题。吴忠市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行动,在56家物业企业、22个业委会中建立党组织,39名社区“两委”成员和业委会委员、物业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引导业委会深度参与物业治理,业委会不规范履职投诉量同比下降27%。全市870个小区实现了基本物业服务全覆盖,全面构建起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多方联动、协商共治机制。
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吴忠市实施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程,分批对67户232人精准落实关爱帮扶措施,市县责任部门实现“定户定人”全覆盖结对帮扶,切实解决“小百分比”群众急难愁盼。499个村完成“一约三会”修订,吸纳365名农村媒婆加入红白理事会,累计认定“低彩礼”2046对、“零彩礼”361对,平均彩礼7.72万元,较整治前下降40.84%,“零彩礼”“低彩礼”渐成风向,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