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上海7月28日电(记者王迪)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副司长丁志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邓大伟,以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首席信息官吴张建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次论坛以“迈向算力与电力共生的智能体时代”为主题,旨在应对人工智能指数级增长的算力需求所带来的能源消耗挑战,为全球智能革命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黄震分别就AI与能源转型的关系发表了主旨演讲。贺克斌院士指出,世界经济正全面走向能源的技术依赖型,AI成为精细化能碳管理工具的同时,也将对能源系统带来巨大冲击;黄震院士则强调,AI将成为赋能未来能源系统、加速零碳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专题报告环节,上海库帕思科技、中信证券、中国电信临港算力、纬景储能、上海临港绿创等企业代表,从能源供给、绿色智算基础设施、高效垂直领域模型与资本引擎协同发力等角度,审视构筑未来数字经济的绿色基石。在能源供给端,纬景储能介绍的长时储能技术将为AI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心脏”。在硬件设施端,中国电信展示了如何建设超低能耗的绿色智算中心,打造AI的“绿色躯体”。在软件算法端,库帕思科技分享如何从源头优化算法,训练更高效的垂直领域模型,赋予AI“高效思想”。在市场机制端,中信证券介绍了如何用AI驱动的绿色金融,为整个产业转型注入强大的“经济引擎”。在产业场景端,上海临港集团分享了智慧园区应用中的实践,为前沿技术提供系统集成的“示范样板”。
最后,论坛提出解决“AI能源悖论”的中国思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正式发布了“能碳智算中枢”成果,旨在为未来绿色智能经济打造的“数字基座”和“中枢系统”,将原本相互独立的“能源流、碳流、数据流”进行一体化的协同管理和全局优化,让能源专家、业务专家用自己的语言下达指令,与人工智能协同完成复杂的绿色低碳优化任务,标志着行业从分散式应用迈向系统性顶层设计的关键一步。
本次论坛集中展示了上海作为先行者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与会者普遍认为,论坛上提出的系统性思路、具体实践案例与创新成果,共同形成了一套应对AI能源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上海方案”,标志着产业界正以务实、系统性的行动,引领全球迈向一个智能且可持续的未来。
上海市各区经信主管部门、在沪央企、工业集团、重点用能单位、产业园区及绿色低碳服务机构等单位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