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刘凤洲,门燕青)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下,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强化技术创新的产业需求导向,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抓手,联合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成立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通过构建“企业主导+院校支撑+成果转化”的创新联合体,强化数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转化应用,成功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智能调度、客流管控、设备运维等核心场景,开启城轨数智化建设新篇章。
一、创新机制引领区域性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
构建“3+N”协同创新体系,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山东大学3家单位为共建基础,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华、华为等AI领域优势科研院所及企业,形成“企业+跨国技术方+高校”的开放共享协同格局,持续夯实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研实力;建立“需求对接—技术研发—场景应用”闭环创新链条,以轨道交通运营一线需求为导向,打破技术研发与一线业务的信息壁垒,规避传统研发盲目性,打造“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生态,为智慧城轨建设注入核心驱动力。
二、大模型驱动行业应急处置与精准管理范式升级
研发城轨应急处置智能体,借助数字孪生列车试验平台高度还原列车在全自动运行中车厢物品起火的应急场景,通过智能体联动车载设备实现信息推送、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分析等功能,在15秒内可完成“火情识别—火源定位—方案生成—终端推送”全流程应急处置;推出“泉羲”大模型本地化应用方案,实现Deepseek、qwen3等主流大模型的轻量化部署,构建覆盖技术规范、安全规章等专业领域的行业知识库,实现大模型离线运行,精准解决行业专业问题;研发跨专业应急处置平台,实现运营故障的精准定位和数字化应急预案的快速生成,同时支持与乘客服务、管理系统的联动,有效降低故障修复时间,减少运营故障对乘客出行的影响。
三、多模态具身智能赋能城轨自主巡检体系重构
充分发挥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地铁运维场景下的功能优势,研发自主巡检机器狗,突破定期人工巡查的工作模式,对车站站台门、照明等设备设施及车站环境状态进行全方位动态巡视,自主检测火灾、积水、异味等情况,并感知设备运行状态,如温度、振动、声音等,完成状态巡查、异常报警及报告自动生成。目前已完成站台门状态识别、异物检测等场景验证,力争利用自主巡检机器狗代替人工完成巡逻、巡检、非接触式远程监测等任务,是四足机器狗在地铁巡检场景的首次尝试。
四、太赫兹技术助推智慧人体安检“提档升级”
提出针对地铁小空间大客流下的智慧人体安检方案,研发地铁智慧人体安检技术,完成分体式太赫兹人体安检设备研制与测试。所研发系统装备可有效利用太赫兹成像技术对乘客随身携带的危险物品进行智能检测、识别及报警,具有多材质危险品智能检测与报警、非接触不停留式安检、通行效率高、安检结果留存及可追溯等优势,在济南地铁12个车站安检场景中应用,乘客通行效率提升2倍以上。
从实验室里的代码到轨道上的列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正以“AI+城轨”的创新实践,支撑迈向“无人干预、智能决策”的新阶段。下一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聚焦新时代国内一流地铁集团建设目标,加快核心技术攻关、高端装备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与轨道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城轨AI产业链做大做强,打造“人工智能+城轨运维”示范标杆,为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强国建设书写生动注脚。
(作者: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