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烟稻“轮”出双响炮 一田生“金”又稳“粮”

2025年08月01日 09:08:22

7月的八闽腹地,翠绿环抱的明溪县,一场“金色”与“绿色”的和谐变奏正在上演。烟叶采收后的土地,迅速被青青稻苗覆盖,烟稻轮作这一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耕作模式,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焕发出勃勃生机,谱写着助农增收、绿色防控、以烟稳粮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双产融合:土地“生金”,破解增收难题

1.png

2025年5月6日,在明溪县盖洋镇湾内村,烟叶即将采收开烤。张贤明摄

2.png

2025年7月8日,湾内村同一片土地上,烟叶采收完成后种上了水稻。张贤明摄

明溪烟稻轮作的核心魅力,在于其精妙的“时间差”与“效益链”。当地烟草部门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支持,提升烟叶质量,保障烟农收益。当烟叶完成其经济使命,同一片土地无缝衔接种植水稻,烟叶为水稻生长预留了理想农时,其残留的养分作为滋养稻田的有机“营养餐”,有效保障稻米品质与产量。

在明溪城关产业综合体,通过联合种业公司筛选优质稻种,确保烟叶采收后15天内完成制种移栽,实现“烟田不闲、效益翻番”。通过“物资供应+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全链条服务,烟后制种亩均产值达3500元,叠加烟叶亩均产值,综合亩产值突破8500元,成为“钱袋子”与“粮袋子”双赢的典范。

绿色循环:生态防控,守护沃土“蕴宝”

烟稻轮作不仅是经济账,更是生态账,其本身就是一项绿色防控策略。近年来,明溪县大力推广“立体防控+土壤保育”的绿色防控“组合拳”。

3.png

2025年4月,明溪县城关产业综合体田间“双色板”绿色防控布控,诱捕斜纹夜蛾与有翅蚜。张鹏辉摄

构建“天敌昆虫(烟蚜茧蜂、蠋蝽)+物理防控(黄板、性诱剂)+生物菌剂”立体防控体系,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烟叶农残合格率100%。100%推行烟稻水旱轮作,配套菜籽饼、牛粪有机肥技术,投入土壤改良与有机肥补贴。通过地膜回收(年回收7.6吨)和生物质燃料烘烤(年减碳超1000吨),打造“零污染”生态田。

协同聚力:体系赋能,激活振兴“引擎”

烟稻轮作模式的成功运转,离不开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坚实服务体系支撑。

政策给了“定心丸”。协同地方政府出台烟田保护、粮食稳产八条措施、农机购置优惠等政策,为模式推广注入强心剂。

科技下了“及时雨”。联合县农业局共同推进高素质稻烟农培育,年均覆盖2400余人次以上。建立“专家+技术员+示范户”三级技术推广网络,通过多元形式将先进技术送到田间。

设施建设“强筋骨”。整合涉农资金,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灌排设施与机耕道。推进农机具和密集烤房跨作物共享,实现“一机多用、一房多能”。

土地流转“活资源”。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协调”模式,在城关综合体试点实现永久稻烟田100%集中流转,盘活闲置土地700亩,形成连片规模种植区,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益。

烟稻轮转,生生不息。近年来,明溪县通过土地集约盘活资源、绿色技术守护生态、多元协同激活主体,走出一条“1+1>2”的产业振兴之路。这一方土地上,金色烟叶与绿色稻浪交相辉映,映照着科技兴农、绿色发展的光芒,在烟与稻的和谐轮转中,明溪正稳步走向更加富饶、生态、美好的未来。(伍臣运)


责任编辑:朱兵

三农农业种植业农村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