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湘烟缘:跨越山河的忠诚奔赴 ——甘肃中烟与湖南道县烟草二十五年合作纪实

2025年08月04日 21:08:23 中国城市网

2025年,时值仲夏,金风拂过,湖南道县3.86万亩烟田卷起碧浪,烟农们忙碌的身影如星子洒落田间,一竿竿青翠的烟叶承载着沉甸甸的期许送入烤房,正是道县新一年烟叶烘烤季最庄重的开篇宣言,也是甘肃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永州市道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携手成长、风雨同舟、忠诚合作的第二十五年。

image.png

(图为:甘肃中烟赴道县烟草指导烟叶育苗)

千担烟叶牵初缘

道县位于永州中南部,雅称“莲城”,被誉为“龙舟之乡”“脐橙之乡”,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近代革命家何宝珍的故乡,也是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绝对忠诚”的牺牲地。

2000年,千禧年伊始,道县烟叶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烟叶种植分散、技术落后,烟农收入微薄,年收购总量仅5000担,不仅如此,受当时经济环境影响,道县烟草整体还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来自西北的甘肃中烟,怀揣着寻找优质原料、支撑品牌发展的初心,敏锐地发现了道县烟叶的独特潜力——香气醇厚、燃烧性佳,与“兰州”品牌追求的“本香”特质高度契合。一次意义深远的调拨合作就此展开,甘肃中烟的采购订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一颗石子,在道县的烟叶产业画卷上漾开了最初的涟漪。这5000担烟叶,不仅是一份订单,更是跨越千山万水的信任与合作的起点。在首次调拨的800担烟叶中,上等烟比例高达8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自此,道县烟叶成为甘肃中烟工业原料库中的“种子选手”。

情注田间 风雨同舟育新苗

时光流转至2004年,甘肃中烟与道县烟草的烟叶合作正稳步深化。这一年,一位名叫王叶苍的年轻人作为甘肃中烟的新生力量,被派驻到道县白马渡烟站。他的到来,恰逢烟叶生产迎来技术革命的关键期——漂浮育苗技术正在全县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能显著提升烟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但对习惯了传统方式的烟农和基层技术员来说,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作为漂浮育苗技术推广的“急先锋”,王叶苍没有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甲方代表”。他与烟站的技术员、站长同吃一锅饭,同住简陋的宿舍楼,卷起裤腿,换上胶鞋,一头扎进了烟站和田间地头。烟叶技术员李建国和他结为搭档一起下乡入村,走遍了白马渡镇的沟沟坎坎,挨家挨户讲解漂浮育苗的优势,在推广初期,遭遇过烟农的不理解、技术操作的失误导致苗盘发霉,甚至突如其来的风雨掀翻棚膜……在青口村,他们曾连续三天蹲守育苗现场,手把手教村民调配营养液;寒冬时节,为守护育苗棚温度,他们裹着军大衣彻夜值守,双脚冻得失去知觉仍坚持记录数据。两年间,白马渡烟站的漂浮育苗普及率从40%跃升至92%,烟苗成活率突破95%。2005年采收季,采用新技术的烟田亩产提高30%。2006年4月,全省稻草覆盖现场观摩会在道县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了道县烤烟稻草覆盖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积极向全省各烟区推广。

共同的奋斗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这段同吃住、同下乡、共克时艰的经历,让王叶苍深刻理解了道县烟叶生产的艰辛与潜力,也让道县的烟农和技术员们真切感受到了甘肃中烟人的务实、真诚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这份在田间地头、育苗棚旁建立起来的感情,成为连接两地、连接工业与产区最牢固的纽带之一。

从“配方配角”到“核心基地”

风雨同舟的积淀,换来了品质与信任的飞跃。稳固的调拨单成了道县烟草走出破产阴霾的强心针。2010年,在甘肃中烟的配方盲评中,道县烟叶样品以“香气饱满、余味干净”的香气特质和醇和口感征服专家组,正式成为“兰州”系列卷烟品牌核心原料,配方占比突破35%,从“可用”原料升级为“主配方”烟叶原料。为巩固品质优势,甘肃中烟于2012年在道县投入1200万元建设标准化烤房群,引入“三段式”烘烤工艺,使烟叶主筋变黄均匀度提升30%。

2014年,经过严格的评估与认证,道县祥霖铺基地单元被甘肃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授牌,成为其原料基地单元。这块牌匾,意味着道县烟叶生产被纳入了甘肃中烟的源头质量管控体系,双方的合作从单纯的购销关系,升级为以工业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合的“厂办基地”模式。

甘肃中业在技术指导、生产投入、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道县烟草则严格按照工业标准组织生产,确保原料的专属化、优质化、稳定化供应。同年,道县烟叶上等烟比例升至78%,亩产值较2000年增长160%,成为实现“工业得原料、烟农得实惠”的生动写照。

二十五载风雨铸就忠诚守望

2024年,道县烟草调拨烟叶10万担,较2000年增长20倍,收购均价同比提高22.18元/担。回望合作的起点,2000年那5000担的调拨量,仿佛一个微小的原点。二十五年光阴荏苒,在双方共同的精心培育下,这个原点已绘就了一条令人瞩目的上升曲线。这不仅是数量的巨变,在这串数字背后,是双方“双向奔赴”的坚守,更是质量信任与战略依赖的体现,闪耀着“绝对忠诚”的光芒。

道县烟草深知甘肃中烟是其烟叶产业最重要的支撑和最可靠的伙伴。二十五年间,道县烟草和道县广大烟农始终秉持着“好原料优先保障核心客户”的原则,将绝大部分优质烟叶资源,坚定不移地调拨给了甘肃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份源于信任、成于品质的忠诚,是道县烟草对甘肃中烟长期支持最朴实的回报。

甘肃中烟则以“全收全调”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道县烟叶产区的承诺与担当。即使在市场波动、行业调整的困难时期,甘肃中烟也全力实现了对合同约定内符合等级要求的道县烟叶“应收尽收、应调尽调”。这种不离不弃、风雨同担的担当,为道县烟叶产业的稳定发展和烟农的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千担初逢的试探,到风雨育苗的相守;从配方配角到核心基地的跃升;从五千担到十万担的跨越,甘肃中烟与道县县局(分公司)用二十五年的时光,共同书写了一段关于信任、品质、责任与忠诚的产业佳话。这份情谊,深植于湘南的红土,飘香于陇原的“兰州”,成为连接三湘大地与西北高原、推动烟叶产业化与工业品牌化协同发展的金色桥梁。未来,这条以金叶铺就的黄金路,必将延伸向更加广阔、更加辉煌的远方。(王师真、高虹)


责任编辑:韩利

三农农业种植业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金叶”铺就振兴路

中国城市网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