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好滋味,振兴新“梅”景色

2025年08月08日 15:52:20 中国城市网

在湘中大地的群山褶皱里,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石狮村曾因贫困蜷缩在时光角落。石狮村党支部联合洞口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如同扎根乡土的磐石,将基层党建化作撬动发展的支点,把杨梅树栽成致富的“黄金果”,让文明新风浸润每寸土地,书写属于自己的“山乡巨变”。

山乡岭间党旗红,堡垒撑起振兴“天际线”

暮春的晨雾还未散尽,村支书肖平已踩着露水走进石狮村党群服务中心。案头摊开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扉页,留着去年洞口烟草驻村帮扶工作队送来的红色书签,“乡村振兴·党心同行”的烫金小字在晨光里泛着微光。这是他担任村支书的第七个年头,墙上“省级贫困村”的旧牌匾早已摘下,取而代之的是“党建示范村”锦旗——但他知道,真正的改变在党员们日渐挺直的腰杆里。肖平敲了敲桌子,二十来名党员围坐的木屋里响起翻书声。角落的青年正用笔记本记录,去年他在党支部合作社靠着套种技术,年收入突破五万元。这样的学习会每月至少两次,有时在“田间党校”,有时在杨梅林石凳上,村委来的政策资料总与《中国共产党章程》并排摆放。近年来,支部不断夯实基础,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发展的重点,放在有文化的青年农民、村级能人、退伍军人,并注重从妇女和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使石狮村支部党员人数由原来的18名发展到现在的23名。

image.png

肖平正在整理学习笔记

杨梅岭上金果落,产业铺就富民“云间路”

2017年盛夏的石狮村,漫山杨梅紫得发亮,却像一块巨石压在村民心头。林家冲杨梅基地产生滞销,杨梅遇上大丰收,其保鲜期较短,摘下来的杨梅销售不出,不摘则烂在山上。“咱不能守着金山银山饿肚子!”村委会的旧木桌上,帮扶工作队袁迎晖摊开皱巴巴的报纸,湖南电视台的联系方式被红笔圈了又圈。她连夜带着村支委挨家挨户收杨梅,把自家客厅改成临时打包点,老伴儿揉面的案板上全是泡沫箱,儿子的微信朋友圈塞满了杨梅实拍图。当中央经济频道的记者扛着机器走进果林时,袁迎晖正站在梯子上采摘,汗渍在后背晕开地图般的纹路,镜头里却笑得像个孩子:“您看这果子,糖度能测到18度!”转机在三天后到来。长沙水果批发市场的冷链车开进山路那天,王婶数着一沓沓钞票的手直发抖,她特意挑了一筐最红的杨梅送到村部,却发现袁迎晖和肖平正蹲在地上研究新到的快递单——微信订单量暴增,他们正琢磨着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搞电商。如今的石狮村,千亩杨梅林像铺在山坳里的紫绸缎,冷链仓库的温度计常年保持在5℃,合作社的分红大会上,84户贫困户手里的红本本写着:年人均增收3000元。

image.png

乡风里织文明绿,新彩绘就山乡“画中居”

腊月廿三的灶王爷刚上天,石狮村的锣鼓就先响了起来。帮扶工作队肖鹏蹲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帮着扎彩灯的麻绳缠在指间。76岁的张大爷拄着拐杖绕着广场走了三圈,忽然停在“文明新风栏”前,老花镜滑到鼻尖:“瞧瞧,我家二小子上‘孝亲模范’榜了!”这面墙曾是肖肖鹏的“心病”。去年暴雨冲垮了村口的老戏台,村民们挤在漏雨的村部看露天电影,孩子趴在泥地上写作业的场景,让他连夜画下活动场所的设计图。当安全饮水井的水泵第一次抽水那天,王婶捧着第一瓢自来水反复看:“清亮得能照见人影,比山泉水还甜!”如今4.863公里的硬化路像条银丝带,串起62座翻新的瓦房,18户易地搬迁的人家在新房贴上春联时,特意给肖鹏也送了一副。元宵夜的烟花在山坳炸开时,肖鹏正往“村规民约”宣传栏贴新通知。红纸黑字写着“禁赌禁毒”的条文旁,是几张村民自发组织的篮球赛海报。几年前,村里连盏路灯都没有,而如今,硬化路尽头的太阳能路灯正次第亮起,把石狮村的夜照得如同白昼,也照亮了写在村口石碑上的那句话:文明繁荣富裕,我们的新家在路上。

image.png

村民观看乡风宣传栏。

从省级贫困村到“杨梅村”的蜕变,从泥泞小路到硬化大道的延伸,从低矮危房到敞亮新居的更迭……石狮村的每一寸变迁,都镌刻着石狮村村党支部“把根扎在群众中”的初心。当杨梅林在山岗泛起绿浪,当文化活动中心传出欢声笑语,当脱贫群众的笑脸在阳光下绽放,这幅由党建红、产业金、文明绿交织而成的乡村画卷,正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生动注脚。

洞口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杨涛


责任编辑:韩利

三农杨梅农村肖平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