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5所全国重点大学的112名在校生齐聚泉城,他们奔赴部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班实习实训,其中韩雪婷等4人来到了济南市城管局。
近1个月的时间里,韩雪婷、刘伟在生活废弃物管理处,徐雯琦、邢若飞在社会动员处跟班实习,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动员以及材料撰写等工作,对构建“温暖城管”品牌以及城市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济南城市品质提升有更切实的体会,对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痛点、堵点有了更详实的了解,一起来倾听他们的体验与感想……
我眼中的济南城管
武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 韩雪婷
我是韩雪婷,有幸通过2025年“大学生追梦济南”暑期实践活动,来到济南市城市管理局生活废弃物管理处实习。这段时间的工作与观察,让我对“城管”这一群体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他们不是简单的执法者或管理者,更是这座城市干净整洁、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
刚开始实习时,我对城管的了解还停留在表层印象:巡查执法、规范市容。随着工作的推进,我逐步意识到,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极强、涉及面广泛的工作。生活废弃物管理处所负责的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收集清运等,是城市运行中最基础却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学习《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到调度汇总“垃圾死角”整治台账,再到参与12345市民诉求的筛查和转办,每一项工作看似琐碎,却环环相扣、至关重要。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12345热线中的每一份工单。它们架起了群众与城管部门沟通的“桥梁”,是群众诉求的具体体现,有些是对设施破损的反馈,有些是对收运时间不合理的意见,还有些是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困惑。在筛选处理这些工单时,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管理不仅是“管”,更是“理”。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群众的切身需求,每一次回应都体现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初心。城管人的职责,是在千头万绪中高效回应民生、解决问题、赢得信任。
除了日常工作中的数据汇总和公文处理,我还有幸随同同事们前往长清区参加“跟着垃圾去旅行”暑期实践活动,陪伴一群小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亲眼见证垃圾从投放、收运到最终焚烧发电的全过程。这项活动让我看到,济南城管不仅注重日常运行的有序,更在积极践行环保理念,推动全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提升。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联动,正是现代城市治理多元参与的最佳体现。
在生活处的日子里,我真切感受到一种“接地气”的工作氛围。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命令,更多的是平等协作、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无论是领导的细致指导,还是同事们的耐心帮助,都让我这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倍感温暖,也激励我不断学习、思考、进步。
我眼中的济南城管,是一群既脚踏实地,又心怀人民的实干者;是一支懂政策、能协调、善执行的专业队伍;更是一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无声旗帜”。他们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守护着城市的整洁与秩序;用一条一线的联动,回应着群众的期盼与信任;用日日夜夜的守候,来构建“温暖城管”品牌。
这段实习旅程虽短,但收获良多。未来无论我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这份来自济南城管的精神都将激励我继续前行。感谢济南,感谢城管局,让我看到了城市背后默默付出的身影,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城市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初心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