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昨天还剑拔弩张,今天就握手言和了!”近日,在天台县平桥镇西坑办和合调解室内,来自外省的包工头杨某在签下协议后,紧紧握住了雇主的手。一场眼看就要激化的劳务纠纷,在不到24小时内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桩“薪”事的快速平息,折射出的是一个地区的治理“心法”。平桥镇持续深化“平安扫雷”专项行动,系统性排查并化解各类矛盾与风险,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本土“和合”文化深度融合,以现代化治理能力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7月30日下午,平桥镇干部陈琳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了这起因砍竹费用产生的争端。他立即通过“基层治理一体化平台”将情况上报。几乎在同一时间,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的大屏上弹出了预警信息。指挥室迅速启动应急联调机制,指令距离最近的“第一响应人”先行介入。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哨声。”苍联村党总支副书记赖在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稳住局面。他一边安抚包工头团队的情绪,一边立刻电话联系远在外地的雇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定次日必须回村参与调解。一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在源头端被及时降温。
次日上午,调解会在西坑办和合调解室举行。这里没有冰冷的审判席,只有一张桌子、几杯清茶,气氛平和而庄重。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不为争个高下对错,只为寻个‘和合’共赢。”经验老到的和合调解员赖在超开宗明义,引导双方将心比心,互诉难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恳切沟通以及现场毛竹清点核对,纠纷双方最终就费用支付方案达成一致,并当场签订书面协议。
“调解员的调解有理有据,我们服气!”包工头杨某在拿到雇主支付的尾款款项后感慨道。
据悉,平桥镇将和合基因融入大平安、大调解体系,推行“五头工作法”、矛盾调解十八法,持续迭代“1+4+X”基层治理体系,将指挥室、网格员、金牌调解员等力量拧成一股绳,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
“综合信息指挥室就是我们镇的‘智慧大脑’,实现对辖区风险的动态监测和精准调度。132名专职网格员作为“神经末梢”,实现风险隐患的即时发现;而由两代表一委员、律师、退休干部等组成的和合调解团,则是化解疑难杂症的‘专业尖兵’。”平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平桥镇受理的1006起矛盾纠纷中,有98%在村一级就地化解,2%在办事处层面得以解决。从一个“点”的纠纷化解,到一个“面”的平安格局,平桥镇的基层治理实践,不仅为群众排忧解难,也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奋力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和合善治的新篇章。
通讯员:徐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