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节践行宗旨:论“高效办成一件事” 目录在政务大厅公示的必要性

2025年08月20日 12:35:41 政博会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其核心要义在于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通办事堵点、简化流程环节,让政务服务更高效、更暖心。近日在内蒙古通辽市调研期间,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吕占军在检查办事窗口时提出的明确要求——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目录在政务大厅公示于显眼位置,并用A4纸打印放置窗口旁,引发了对政务服务细节优化的深刻思考:这样的“在政务大厅公示说明”,不仅必要,更是践行“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实践。

图为政务大厅调研时的情景

左一为吕占军,中为彭铁元

政务服务的核心是“服务”,而服务的前提是“让群众知情”。通辽市梳理形成的86件“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涵盖了群众生活、企业发展的高频需求,本是提升办事体验的重要抓手。但现实中,行政办事员难以全面熟记86件事项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群众和企业更是对这些“便民政策”知之甚少。这种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改革红利“看得见却摸不着”:群众满怀期待而来,却因不知办事路径、缺少关键材料而徒劳往返;办事员想提供高效服务,却因对事项细节掌握不全而力不从心。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政务服务的公信力,更会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初衷打折扣。

吕占军主任要求在政务大厅公示目录的做法,恰恰直击了这一痛点。将目录在政务大厅公示在显眼位置、放置于窗口旁,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优化”,实则蕴含着对服务规律的深刻把握。对群众而言,目录是“办事指南”,能让他们在办事前直观了解事项范围、办理流程、所需材料,提前做好准备,减少盲目性;对办事员而言,目录是“工作手册”,能帮助他们快速核对事项细节,提升服务精准度,避免因记忆偏差导致的失误;对政务服务而言,目录是“公开承诺”,通过清晰的信息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倒逼服务质量提升。这种“把政策晒出来、把流程亮出来”的做法,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抽象的改革概念,转化为群众可感知、可参与的具体行动,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向“让信息更透明,让服务更贴心”的延伸。

从更深层次看,目录在政务大厅公示与否,考验的是政务服务的宗旨意识。“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不是抽象的口号,而要落实到每一个服务细节中。群众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最朴素的需求是“办得成、办得快、办得明白”。当政策信息因未及时公开而成为群众办事的“拦路虎”时,再完善的改革设计也会沦为“空中楼阁”。通辽市的这一举措,正是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政务服务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的理念转变。这种从细节处着手、为群众着想的担当,正是践行党的宗旨的生动写照。

当前,各地都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但如何让改革真正落地见效,需要更多像通辽市这样的务实举措。政务服务的优化没有终点,群众的需求就是改革的方向。无论是在政务大厅公示目录、优化指引,还是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核心都是要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便利与温暖。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通辽市要求在政务大厅公示“高效办成一件事”目录的做法,为各地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唯有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从细节入手优化服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期待,才能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让政务服务的温度和效率同步提升,让党的宗旨在政务服务一线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韩利

内蒙古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