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老董的“烟草人生”

2025年08月27日 16:24:11 中国城市网

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何太庄曹楼村,有一家卷烟零售店,门旁红色的“商丘卷烟网络店”标识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是2007年烟草行业“村村通”工程建设推进的标志。这家店的老板叫董新书,今年54岁,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老董”。

B253E00E-8B19-412C-A094-2CB5F8CCC1E2.jpeg

25年前,老董在村口开下这间小店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不到30平方米的铺面,会成为他后半生的依靠。更不会想到,这块红色的标识牌,会见证他与烟草公司之间割舍不断的情谊。

一张证

在店里的墙面上,一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悬挂得端端正正,像是一张“光荣榜”,它见证着老董20多年的生活变化,也将老董与烟草紧紧地拴在一起。

“记得那时候办烟草证要往县城跑三四趟,材料不全还得重新排队。如今,证件延续不仅流程简化,还全程免费。去年我的烟草证到期,咱们的专管员提前三个月上门,帮我提交了延续申请,三天后新证就送到了店里。这都是烟草公司‘不优亲厚友’的政策好,符合条件免费办。”老董高兴地说道。

AFDCB41F-A90C-4AD9-B4BA-047473AD9A8D.jpeg

二十多年里,老董经历了卷烟订货方式的“四次升级”,伴随着烟草公司的经营模式变化,也慢慢地成长了自己。这张小小的烟草证背后,蕴含的就是烟草公司“让群众少跑腿”的承诺。

“最早是客户经理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手记订单;后来有了电话访销,我总怕听错规格;再后来是电脑订货,儿子手把手教我操作;现在用手机APP,指尖一点就能订烟。每次变革,烟草公司都没落下我,生怕我掉队。”老董将回忆和盘推出,充满感激地说。

一节柜

走进老董的店,最显眼的就是那个擦拭得锃亮的卷烟柜台,香烟按价位整齐排列,每一包下面都贴着醒目的价签。其实这样的转变刚发生不久,这都跟烟草公司的政策宣传有密切的关系。

“一包帝豪多卖1元,一条多赚10元,一年按600条计算,就能多挣6000元呢。”

“卷烟是特殊商品,全年计划稳定,价格到位才能保证盈利。拆零销售不仅能多卖2个散客,还能带动其他商品。”

“明码标价,消费者就容易接受价格;诚信经营,消费者才能够长久支持。”

D31C5FAE-8BEA-4AA5-86BF-E1C8DD951EEB.jpeg

客户经理小赵说的这些话,算的几笔账,老董一直都记在心里,也落实在了卖烟实践中。半年来,老董的生意也真的实现了明显转变。

“自从拆零销售和明码标价以后,我店里卷烟销售额涨了二成。进店的人买包烟,还顺带捎瓶水、拿包盐,连带销售多了,附近的乡亲都知道在我这儿买烟不会被坑,生意自然就好。这都是烟草公司教我的经营之道,赵经理的指导都是‘真经’!”老董竖起大拇指说。

一颗心

如今的老董,是方圆十里出了名的“烟草通”。诚信小组会上,常有同行向他取经,他总说:“听烟草公司的,准没错。”

十一年前,在外出打工时,他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头部严重撞伤,左腿、左胳膊落下了残疾,下半生都要在轮椅上度过。“那会儿觉得天都塌了,种不了地,干不了重活,自己觉得生活没了指望。”老董回忆道。让他没想到的是,烟草公司却没有放弃这个普通的农村小户。

048C0B47-9FD8-4684-8D4B-F04938FA9A92.jpeg

“专卖中队张队长,每月雷打不动来两次。夏天顶着烈日给我普及法律知识,冬天冒着大雪来教我识别假烟。”老董感动地说,“去年夏天下暴雨,勒马乡好多地方都淹了。那天早上我刚开门,就看见烟草公司的送货车冒着大雨来了,送货员李琦浑身都湿透了,也没有半句怨言。还有客户经理小赵,每次来了都帮我整理商品,教我卖烟知识,提醒我订货备货,非常负责。上个月我过生日,一早就收到他发的微信祝福,让我很感动。”

日常中的一幕幕情景,生活里的一段段故事,这些点点滴滴,老董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烟草公司的服务人员与他早超出了“工作关系”,更像亲人般的牵挂。

问起将来的打算,老董摸着柜台说:“只要还能动,这烟柜就得支下去。这些年是烟草公司养活了我,我得对得起这份情。”说着,他仔细擦拭起柜台玻璃,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件珍宝。

二十五年风雨路,一张证、一节柜、一颗心,这就是老董的烟草故事,也是千千万万零售客户与商丘烟草携手同行的缩影。(张瀚月)


责任编辑:尚瑞琳

老董烟草烟草行业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