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始终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艺术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同时也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5 周年、首任院长——中国现代漫画奠基人丰子恺先生逝世 50 周年。为缅怀丰子恺先生的艺术成就与爱国风骨,铭记伟大的抗战历史,上海中国画院联合丰子恺研究会、上海康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将丰子恺先生 “爱国之心” 系列经典画作转化为数字藏品,将于 9 月 4 日在鲸探平台正式发行,以科技赋能艺术,让红色记忆与大师精神跨越时空、触达更多受众。
丰子恺先生是海派艺术的标杆人物,更是以艺报国的典范。他的作品以简练笔墨传递深刻情感,融诗书画于一体,既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更饱含浓厚的家国情怀。在民族危难之际,先生以笔为枪、以画为旗,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作品,唤起民众的觉醒与抗争意志;和平年代,他依旧坚守“艺术为人民” 的初心,用作品传递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热爱。近期,上海中国画院已联合丰子恺研究会成功举办 “人生短 艺术长 —— 丰子恺艺术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先生的艺术风采与精神内核。此次数字藏品的推出,既是对展览影响力的延伸,更是以数字化方式活化红色艺术资源、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实践。
此次发行的《庆国家庆千秋》数字藏品盲盒,精选自本次“人生短 艺术长 —— 丰子恺艺术展”中丰子恺先生“爱国之心”系列中的两幅代表作 ——《国庆看焰火》与《庆千秋》,两幅作品既是先生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更承载着深厚的爱国情感与历史记忆。《国庆看焰火》以极简笔触勾勒国庆之夜的欢庆场景:空中烟花绚烂绽放,地上人群扶老携幼、笑意盈盈,生动诠释 “六万万人共一家” 的民族团结温情;题诗与画面相映成趣,文学意境与视觉艺术交融,让“家国同庆”的主题更具感染力。《庆千秋》创作于 1959 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之际,以红日东升、红灯高挂为核心意象,构图庄重饱满、色彩鲜明热烈,既展现庆典时节花团锦簇、笙歌鼎沸的祥和氛围,又暗含对祖国历经磨难后蓬勃发展的赞颂,是先生对国家未来美好期许的真挚表达。
上海中国画院于1956年筹建,1960年正式成立。画院成立之初,凝聚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半壁江山之力,丰子恺、沈尹默、贺天健、朱屺瞻、吴湖帆、刘海粟、王个簃、林风眠、陆俨少、谢稚柳、唐云、程十发等国画、书法、篆刻名家辈出、阵容强大、群星璀璨、名家辈出。一直以来,上海中国画院坚持 “艺术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在传承红色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此次数字藏品的发行,正是以科技为桥,让红色艺术 “活”起来的生动尝试。
本次数字藏品的发行由上海康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鲸探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在数字化文化传播领域经验丰富,依托浦东区域政策优势与生态资源,为文博机构、艺术IP 提供专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焕发新生。此次携手,将丰子恺先生的爱国题材画作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不仅让静态的艺术作品拥有了更鲜活、更具互动性的呈现形式,更能吸引年轻一代通过全新视角,感受大师艺术的魅力、理解抗战历史的厚重,传承永不褪色的爱国情怀。
《庆国家庆千秋》数字藏品的发行,是艺术与科技碰撞的文化新成果,更是上海中国画院以红色艺术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大师精神的重要举措。未来,上海中国画院将继续深化与优质数字科技企业的合作,深入挖掘院藏红色题材作品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推出更多形式新颖、底蕴深厚的数字文化产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海派艺术的独特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