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堂办案”到“驻点服务”——法官工作站“扎根”四乡(镇)综治中心

2025年09月09日 15:36:15 中国城市网孟珂

“这牌匾一挂,咱调解矛盾心里更有底了!”9月4日下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拉合少乡综治中心院内,网格员老马看着刚挂上的“法官工作站”牌匾,笑着和同事们说。

image.png

为推动司法力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民法院西乌兰不浪镇法庭杨树祯庭长、服务综治中心讲师团成员白娟庭长同步走进哈拉合少乡、德胜沟乡、二份子乡、西乌兰不浪镇,完成法官工作站挂牌与综治中心入驻对接,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形成解纷合力,为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与此同时,一场场以“答疑+传经”形式开展的矛盾化解培训在四乡(镇)接连开讲,为基层矛盾化解注入法治动能。

image.png

“咱乡最愁的就是耕地边界纠纷,前阵子两户村民为半米地闹到乡里,调解了三次都没成。”二份子乡座谈会刚开场,网格员老王就倒出了“苦水”。

“老王,别着急,土地类纠纷得‘先理事实,再讲法理’。”杨树祯说:“就像之前我审理过类似的案子,我们先调了土地确权档案,再带着双方到地里用卷尺量,对着老地界桩一比对,事实就清楚了。”他边说边拿出纸笔,现场教大家如何去固定关键证据。说着,他还“手把手”教大家用手机拍摄现场视频留存证据,网格员们跟着操作,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image.png

image.png

在德胜沟乡专题培训会上,各村网格员结合一线工作经历,围绕“当事人情绪疏导难”“复杂土地纠纷事实认定难”等实际困惑逐一发言,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针对网格员提出的问题,立案庭庭长白娟结合农村常见土地纠纷案例,进行“靶向式”指导。为让指导更具实操性,白娟还通过模拟调解场景,“手把手”演示“倾听诉求——梳理焦点——法理阐释——协商方案”的调解步骤,从沟通话术到证据固定等细节逐一拆解,现场解答网格员的即时提问。参会网格员表示,此次指导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有效解决了化解纠纷工作中的“堵点”“难点”。

image.png

“以前遇上土地纠纷,总觉得调解缺乏抓手。今天听法院同志讲的‘结合村规民约+司法确认’方法,真是帮我们找到了突破口!”培训会结束后,一位村网格员拿着记满要点的笔记本感慨道。

“挂牌不是挂个牌子就完事,而是要让司法服务真真正正扎根在村里!”在哈拉合少乡综治中心,杨树祯在综治中心院内的一句话,让在场的网格员们频频点头。随后,杨树祯还为前来咨询立案的村民进行指导,通过法官工作站牌子上的二维码,指导村民通过手机进行立案。

“村里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争执不下,多次调解都没达成一致,该从哪里突破?”西乌兰不浪镇综治中心负责人提出疑问。白娟当即以类似纠纷案例为切入点,讲解“先稳情绪、再查事实、后讲法理”的调解思路:“先带双方到现场实地丈量,对照土地确权档案明确边界,再用通俗语言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结合乡情民意做好疏导,多数纠纷能通过协商解决。”

从二份子乡的“现场勘察认定”,到德胜沟乡的“4步调解步骤”,再到哈拉合少乡和西乌兰不浪镇的“土地纠纷化解方法”,武川县人民法院针对四乡不同的土地纠纷特点,定制培训内容,既解答具体问题,又传授沟通技巧和法律依据。正如杨树祯所说:“法官工作站是司法服务延伸的‘桥头堡’,接下来我们会定期派驻干警坐诊,让网格员遇到难题有人帮,群众解决纠纷不跑远,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

此次对接工作,不仅搭建了法院与基层综治力量的联动桥梁,更通过“手把手”教学提升了网格员的矛盾化解能力。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民法院将加快推进入驻乡镇综治中心各项工作,建立常态化指导、培训机制,推动司法资源下沉基层,与乡镇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为乡村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责任编辑:尚瑞琳

法官法律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