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秋的风拂过千年古城西安,一群来自不同国度的身影,带着对东方文明与中国建筑的好奇,走进陕西建工集团多个标杆项目,沉浸式体验其在工程建设、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领域的综合实力。
这场由陕西建工集团举办的“秦砖汉瓦丝路情”2025年度优秀属地化员工“中国行”活动,汇聚了来自阿联酋、沙特、蒙古三国的9名优秀外籍员工及家属。他们在丝绸之路的起点,既邂逅了古都的千年底蕴,也遇见了一个硬核实力与文化温度并存的“新陕建”。
长安书院,紧扣传承经典和筑梦未来的设计主题,整体形态宛如“翻开的书”。它以图书出版为脉络,编织出一张涵盖历史文化,工艺技能的知识图谱,为外籍员工们提供了一个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研学体验空间。
从数字大厅拾级而上,直至顶层,这个融沉浸阅读、文创体验、VR互动于一体的智能化休闲空间,每一处细节都让参观者忍不住驻足赞叹。陕西建工集团沙特哈拉德项目约旦籍施工经理蒙泽尔赞叹不已:“不管是孩子、残障人士,还是像我这样的外国访客,每个群体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自己的舒适空间。陕建把不同人的需求揉进长安书院的建筑设计里,这份细致考量与人文温度,真让人佩服!”
书香工坊内,宣纸的细腻触感、活字印刷的方正纹理瞬间勾起了外籍员工们的探索热情。来自埃及的陕西建工迪拜G+19项目部安全经理穆斯塔法由衷感慨:“太奇妙了!这让我立刻想起了埃及的纸莎草与象形文字,原来不同文明的智慧,藏着同样动人的传承。”
如果说长安书院是陕建打造的“文化名片”,那么西安灞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热电厂,便是其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走进厂区,先进的设备、焚烧技术与集建设、设计、勘察、监理、施工“五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体系,实实在在地颠覆了外籍员工对垃圾处理厂的固有印象。
当得知这里每天“吃掉”的上千吨垃圾,会转化为电能时,来自印度、任职于陕西建工迪拜达马克609别墅项目部项目经理拉杰史表示震惊:“这里的工艺和设计令人大开眼界,在其他国家我们从未见过,非常值得借鉴与学习。”
随后,外籍员工们来到西安地铁10号线泾渭河大桥建设现场。作为西北首座公轨合建桥,泾渭河公轨合建桥项目实现“三个领先”:渭河桥主跨300米,为国内同类型桥梁中主跨第一;联长1412米,为国内同类型桥梁联长第一;顶推长度、吨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拉杰史站在桥上远眺,看着宽阔的河面与雄伟的桥梁相映成趣,不禁感慨:“这不仅是技术的跨越,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我们新一代建筑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作为收官站,陕建瑞高产业园的智能化生产线、高端新材料产品让外籍员工们眼前一亮。蒙泽尔直言这是一次超越的体验,“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陕建在智能建造方面的实力,也对未来的海外项目充满信心,期待ICM这项新技术能够为中东同类项目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持。”
从文化建筑到绿色能源,从交通基建到智能新高地,陕建以多元场景和硬核实力,向外籍员工生动展示了一个立体、创新、有担当的企业形象。正如穆斯塔法所说:“我愿意成为陕建‘走出去’的一座桥,将此次中国行的所见所闻带回海外,让更多同事和朋友了解陕建的实力和西安的魅力。”(程溪 张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