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北京市顺义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打造平原新城现代化发展样板

2025年09月16日 16:14:44 中国城市网叶中华

中国城市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叶中华)在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系统介绍了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四年来,顺义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平原新城看顺义”目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image.png

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作发布。叶中华摄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2024年总量达到23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去年突破600亿元;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稳居全市前三。今年上半年,GDP总量继续保持平原新城首位,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全市第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位列全市第二,各项事业扎实推进,为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顺义聚焦“5+4”主导产业体系,推动高端制造业“挑大梁”。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聚4大整车企业、7大研发中心和150余家上下游企业,“十四五”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产值3360亿元,年均增长13%。当前正在建设25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构建辐射全国的零部件产业格局。航空航天领域依托中航和航天产业园,集聚20余家重点企业,产值年均增长15%,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即将投产,填补国内高推力航空发动机维修空白。医药健康产业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医药制造产值年均增长8%,去年达120亿元。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成效显著。航空服务企业达220余家,去年营收近2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86%;商务会展业拥有两大场馆,室内展馆面积占全市一半以上,四大全球百大商展品牌均落户顺义。

顺义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首都国际机场通达全球57国225个航点,集聚外资企业950余家。通过“两区”建设,打造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天竺综保区和中德产业园三大开放平台,临空经济区发展指数全国领先,天竺综保区绩效评估名列前茅,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企业120余家。连续举办六届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为167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万个项目搭建交流平台,成为全球创新创业“金名片”。

顺义着力打造“类海外”环境,新增绿化美化56万平方米,更新中英文标牌标识1.4万块,设立外语服务窗口38个,拥有11所国际学校,在校生占全市40%。未来将从创新创业、营商服务等六大方面持续优化国际人才发展环境。

城市建设与民生保障同样成果斐然。全区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路网密度全市第一,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30%,绿化覆盖率全市第二,水体优良比例达100%。通过“热线+网格”模式提升治理效能,热线诉求量同比下降4.5%,接诉即办保持优秀档次。

民生领域支出持续占财政支出85%以上,“七有”“五性”评价指数平原新城首位。五年来教育投入220亿元,新增学位3.1万个,与9所名校合作办学,今年中高考成绩创三年新高。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诊,新增养老床位1857张,累计服务老年人240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17万个,保障性住房竣工3.8万套,公租房保障率全市第一。生产安全事故下降100%,案件类警情下降59%,区域安全感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乔妙妙

顺义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