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实际,将专业知识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以“微课堂”传递科学精神,以“连心桥”化解群众难题,以“智慧网”赋能基层治理,在科普月里书写了一份暖心的时代答卷。
“移动微课堂”激活科普末梢神经
“同学们请看,这些伪装成文具的电子烟产品,其实隐藏着健康风险……”9月2日,在兰山区实验中学课堂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正在进行。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自主制作的科普动画,执法人员杨宝国手持查获的违规电子烟实物,结合法律条款和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青少年保护知识。
“原来‘可乐罐’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以后看到这类产品一定要警惕!”学生们在互动问答环节争先恐后地发言。近年来,兰山烟草组建“科普宣讲团”,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了《电子烟风险防控》《法律法规小课堂》等系列课程,采用动画短片、实物展示、情景模拟等形式,让科普宣传既“接地气”又“冒热气”。这些流动的“微课堂”正成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隐形防火墙”,让科学的种子在年轻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便民连心桥”破解银发数字鸿沟
“王阿姨,您看这个‘记录查询’功能,点进去就能看到银行卡办理进度。”在铁源超市,客户经理吴海蛟正耐心指导零售户王舒心操作手机APP。他专门准备了大字版操作指南,用红色记号笔标注出关键步骤,像教自家老人一样反复演示。
针对部分老年零售户面临的“智能设备用不好、线上流程走不通”难题,兰山烟草推出“银发帮扶”计划:组建3支“流动服务队”,带着设备下乡入户,提供证件办理、政策咨询、系统操作等一站式服务;编制《便民服务图解手册》,将7项常用业务转化为直观的流程图;开设“科普角”,在零售户聚集区设立微型服务点,定期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培训。
“以前看到手机弹窗就心慌,现在我也能自己年审了!”65岁的零售户赵立海成功提交申请后,特意用刚学会的微信表情包给工作人员发了朵“小红花”。这种变“面对面”为“手把手”的服务模式,不仅破解了数字鸿沟,更搭建起一座座传递温情的“便民连心桥”。
“智慧科普网”织就服务新篇章
在兰山烟草政务大厅,“智慧科普平台”引人驻足。触摸屏上整合了法律法规查询、真假商品鉴别、投诉举报通道等六大功能模块,群众只需轻点屏幕,即可获取精准专业的科普服务。后台数据显示,该平台月均服务超150人次,其中“真假鉴别”板块最受关注。
这张“智慧科普网”正不断向外延伸:在乡村便利店,扫码即可观看短视频版普法课堂;在社区公告栏,定期更新的科普海报用方言解读新规。兰山烟草依托“线上+线下”双通道,将科普内容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构建起立体化的科普传播体系。
更令人欣喜的是,科普的“涟漪效应”正在显现。不少受过培训的零售户主动成为“科普志愿者”,帮邻居解答操作难题;多个社区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联合普法活动。这种“授人以渔”的科普模式让更多群众成为政策明白人、法律宣传员。
从校园到社区,从线下到线上,兰山烟草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真正的科普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融入生活的细雨微光。这些看似微小的服务举措,正如秋日暖阳般渗透进城乡脉络,照亮了民生服务的新图景,更诠释了新时代基层烟草部门的责任与担当。(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