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亿元 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 五年来四川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5年09月19日 21:40:12 中国城市网李庆

9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DF394348-D638-4C50-9945-519B986FC196.jpeg

发布会上,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代永波用5组数据,介绍了四川“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6万亿元和第5位。这五年,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2个万亿元大关、超过6万亿元,在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实现历史性晋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位势更加凸显。

30%和60%。这五年,全省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培育形成了3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新动能更加充沛。

51条、8700万人次和1万亿元。这五年,全省内联外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进出川大通道新增13条、达到51条,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成都成为“中国航空第三城”,对外开放能级大幅提升,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规模、居中西部第1位,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更加“硬核”。

80%和100%。这五年,全省绿色低碳转型迈出了新步伐,清洁能源年均发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占比超过80%、居全国第1位,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创20年来最好水平,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稳固。

6.7%和500万人。这五年,全省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四川人民的生活更加“巴适安逸”。

四川高质量发展成色如何?“总的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进展符合预期、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代永波说,主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川渝携手共建的4个特色产业集群均达到万亿元规模,全国十分之一的汽车、五分之一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等重大合作项目建成投用。

经济大省挑大梁政治责任扛得更牢。四川内需潜力持续释放,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成都成为全国第2个消费突破万亿元的省会城市。另外,四川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

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省委确定的120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扎实推进,23项系统集成改革事项有序展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空中丝绸之路”畅联全球,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加快畅通,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居全国第1、四川的“钢铁驼队”走向世界。

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四川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居民医保、城乡低保等民生保障标准,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占比始终保持在65%以上。

安全保障坚实有力。四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保交楼”“保交房”完成目标任务,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善,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天府粮仓”呈现好“丰”景。

四川“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提升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川渝一家亲,两地如何携手打造国家区域发展“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至8.7万亿元,对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代永波用“四个一”来概括川渝合作成果。

“一张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川渝两地协同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渝昆高铁(宜渝段)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西渝高铁等一批出川出渝大通道项目加快建设,两省市铁路运营里程接近1万公里、比五年前提高28%,川渝间铁路、高速公路、水运通道达到26条。

“一体化”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川渝两地按照大产业、细分工的模式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2个共建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基地、全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同时共建11家重点实验室联动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一盘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川渝两地率先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以毗邻地区为重点,深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川渝高竹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范例,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向全国推广。共同提升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水平,联手拓展西向南向国际市场空间,两省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比五年前提高40%。

“一条心”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川渝两地聚焦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推出三批次便捷生活行动举措,很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实现跨省共享。例如,成渝间日均开行动车组达到102对,每9分钟开出一列高铁,两地群众交往更加密切、办事更加方便、生活更加舒心。

在回答记者提问环节中,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剑锋介绍,去年,183个县(市、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3.7亿元、较2020年增加88.1亿元。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明騄介绍,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20年的2.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比增长5.7%,实现稳定发展、进中提质。代永波表示,“十四五”以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7万亿元。其中,全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44.3万公里,这五年的新增里程可绕赤道近一圈,总规模与新增规模均居全国首位。陶剑锋表示,“十四五”期间,四川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省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常住人口超过5000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表示,四川今年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十四五’以来,我们紧扣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致力于把民生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仅解决了‘有没有’的基础性问题,更全力追求‘好不好’的更高标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勇说。


责任编辑:尚瑞琳

四川经济经济产业集群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