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5日电 据“上海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民朱先生收到一个快递包裹,包裹内有一张落款为某教育机构的退费公告,并附有一个二维码。朱先生想到之前确实在网上办理过相关教育培训,便信以为真,扫码添加了“退款客服”的联系方式。这时朱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求助。
2024-11-25 23:03:51近两个月,北京居民陈西奔波于4家医院之间,只为给父亲办理住院、出院手续。陈西的父亲年过七旬,此前患有糖尿病、帕金森等疾病,今年又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处于卧床半失能状态。陈西父亲的遭遇并非孤例。国家医保部门曾于今年4月对此作出回应,称从未出台此类限制性规定。同样,在住院治疗10多天后,母亲再次被要求出院或转院。
2024-11-22 10:36:54中工网讯 近年来,网络配镜凭借其便捷和低价的优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不过,一些消费者出现“踩坑”的情况,如配镜度数不符、体验差、产品品质有问题或者售后服务糟糕等。近日,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小宋告诉记者,他在网上配眼镜时“踩坑”了。业内人士认为,网上配镜虽然方便、快捷而且省钱,但消费者不应只图便宜,还要根据卖家的品牌、口碑等综合考虑,想得实惠要多对比。
2024-11-12 14:15:34近日,一款名为“上海挂号预约”的App悄然在各大手机应用市场走红。与此同时,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多则患者投诉,称花了300元在该App上“预约挂号”后,前往医院却未能顺利就医。记者调查发现,看起来是挂号软件的“上海挂号预约”App,其实是号贩子用来揽客的移动客户端。下载并完成注册后,10月7日,蒋先生在“上海挂号预约”App中选定了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程晓芸。
2024-11-11 14:20:15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不错的福利待遇,是很多高校毕业生期待的事。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毕业生及其家长急切的心理,趁机设计圈套,以“找工作”的名义实施诈骗。甘肃兰州警方日前破获了一起虚构、冒充央企国企和党政事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就业诈骗的特大系列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8000多万元,被骗的学生超过400名。在警方的努力下,已追回被骗资金1000多万元,追缴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2024-11-08 12:51:52最近,一条“3万元定制硅胶面具,破解人脸识别系统”的消息热度不低,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多地发生不法分子头戴硅胶人脸面具行窃等事件,增加了破案难度;更有商家公开销售仿真硅胶人脸面具,还承诺高仿真产品能骗过人脸识别系统。与其担心硅胶面具能否骗过人脸识别系统,更要担心的是人脸信息遭到泄露、滥用,以及虚假宣传人脸识别技术的产品或服务。然而,部分硅胶面具生产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或能力存在短板。
2024-11-07 20:39:36学生时代跟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游戏,您会想到什么?但是最近在一些地方的学校里兴起一种“死亡游戏”,它的大范围传播,引发不少家长的担忧。这种所谓的“死亡游戏”又称为“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是通过特定动作让游戏参与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状态,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孩子窒息死亡。近期, 在湖南益阳就发生了一件学生因玩“死亡三秒”游戏差点丧命的事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压迫心脏抑制呼吸 严重可危及生命
2024-11-05 13:27:41健身私教吃香,遇到一个好私教却不容易。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导致私教良莠不齐,私教频繁跳槽、健身机构关门跑路、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频发。这些表象背后,与“寅吃卯粮”这种不健康的经营模式有关。市人大代表杨军为此建议,加强对健身机构的规范管理。日前,这份建议得到承办部门“解决采纳”的答复。
2024-11-05 13:27:10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也成为了现在公共场所必备的一款救生工具。但就是这样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产品,竟然也有假货。记者根据反映的线索,在多个视频平台和网站上查询,输入“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字样后显示,多个产品密集地出现在查询的网页上,这些产品的宣传图片五花八门,但都强调“有效期3年”“应急30分钟”,适用场所为“酒店、店铺、公司、出租房、学校”。
2024-11-04 14:24:27《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