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十二户社区税务网格驿站。
去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以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主动适应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客观需要,探索实施了党组织引领下“全科网格”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将网格建设成为新时代下城市基层治理的坚强“红色堡垒”。
突出到底到边构
建全覆盖组织体系
城市基层党建,需要条条块块、方方面面参与,必须全面强化党组织在网格化管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全科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党组织统筹协调、承上启下、联结四方的作用,构筑多元共治新模式,形成一张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精准服务群众的有机网络。
注重顶层推动。安丘市建立市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20个成员单位职责,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基层党建运行机制,形成市、街区、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格局;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从民政、公安、住建等部门抽调21人成立工作专班,专题推进“全科网格”工作实施,实行周调度、月汇报工作机制,抓好工作推进。
推动条抓块统。破除各部门不同条块、各自为政现象,整合政法、公安、信访、安监、消防等9个重点领域及其他涉及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相关职能,把资源、人才、权责等下放到攻坚一线,融入到每个网格中,构建起各部门职责条块融合的“全科网格”;组织4个街区抽调120余人,对全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423个居住小区、5.3万家沿街商铺、9.5万户居民等进行“全覆盖”信息登记,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以每个网格300户左右的标准,将建成区内商住小区、企事业单位家属院、“三无”小区和园区、商圈、市场、“小个专”划分为233个“全科网格”,编印《安丘市“全科网格”规划示意图》。
完善组织体系。依托网格成立163个网格党支部、设立350个楼院党小组,将网格内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支部,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四级纵向”组织体系,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单元中党组织缺位问题,印发通知、倡议书,组织220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包靠所在楼栋担任“红楼长”,推动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兴安街道十二户社区地税网格党支部,组织19名退休党员成立“夕阳·红”服务队,疫情期间主动参与值班,营造了小区管理“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突出夯实基础
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推动城市全面网格化,建立网格(小区)党支部,搭建网格党群服务中心,把治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楼栋、每户居民,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建强网格队伍。安丘市全面整合辖区内党员骨干、志愿者、物业公司、民警和驻区单位党员,组建478人的“红格长”队伍,落实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将统一招聘的115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部下沉网格,从市直部门推选170名在职党员补充到网格,确保网格管理责任到人、目标到人、落实到人;开展网格员队伍专题培训,提高网格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落实经费保障。对新调整的21个城市社区,全面落实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20万元,社区工作经费6万元;对全市统一招聘的115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面落实“3岗18级”薪酬待遇,制定网格员考核细则和星级管理办法,按每名网格员每月600元标准落实补贴待遇,提升网格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城市基层治理“奖补”机制,对城市基层治理成效明显的街区、城市社区进行奖补,切实提升城市基层服务治理成效。
用好网格驿站。坚持开放、共享、融合理念,围绕支部生活站、阳光议事站、为民服务站、文明实践站“四站”基本要素,按照“七个一”基本配备,第一批规划建设12个“汶水·红”网格服务驿站,延伸服务链条,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瑞景园“汶水·红”网格驿站自设立以来,先后有148名党员主动亮身份,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组织开展了“‘粽’情端午送‘爱’到家”“母亲节·深情告白”等一系列活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显著提高。
突出共治共享
构建全要素治理体系
推进城市多元共治,是增强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之法。不论是社区治理还是以“全科网格”为平台的微治理,绝不是街道、社区的“独角戏”,而是网格成员的“大合唱”。只有将机关、新兴领域与社区、网格实现组织共建、党员联管、活动协作、共治共享,才能形成条块结合、区域统筹下的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
明确准入事项。安丘市制定《安丘市“党建+N全科网格”建设推动城市基层融合共建的10条办法》,明确27条全科网格事务清单,梳理336项与群众日常需求、社区管理相关的行政工作事项,按照管理权限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使职责在网格内公开透明、行之有据;编印1000册《安丘市全科网格服务手册》,为基层网格员提供政策咨询。
创新服务方式。实行网格管理“三活、四清、五必报、六必访”工作法,建立网格员挂牌上岗、限时办结、快速处置等工作制度,明确社情民意发现、受理、派遣、结案、评估五步管理标准流程,积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落实民情访谈夜、信访接待等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使联系服务群众落实到全科网格。今年以来,市级领导干部全部下沉城市社区网格,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包靠做好疫情防控、双城同创等各项工作,确保问题解决到位、服务到家。
整合服务力量。注重发挥网格内党员志愿者、离退休“五老”等作用,成立“红小二”“和事佬”等邻里型志愿服务队伍20余支,孵化成立党员志愿服务组织38家,健全发现问题、发现需求机制,汇聚民智民力,形成“群众有事找组织”的良好局面。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11月01日 第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