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勉县城西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居民开展亲子活动。
汉中市勉县计生协会党支部组织医务人员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聚焦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和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热点,坚持整体布局、平台助推、融合共治的总体思路,优体系、融条块、抓行业、强堡垒,有效促进了各领域党组织和各类资源的有机融合、互联互通、共治共享,不断激发城市基层党建新活力。
坚持整体联动构建贯通组织体系
城市基层党建是城市各领域围绕城市社会治理形成的整体性、区域化、系统性的大党建。勉县坚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12个城市社区分别明确一名县委常委包联,选聘68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及8个配套方案,明晰各级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职能定位、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责任,严格述职考评,充分调动部门、街道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资源,凝聚城市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坚持以上率下。围绕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把“红色物业”示范引领行动作为书记项目,纳入城市建设“4111”工程,建立“周汇报、周交办、周落实、周督办”调度工作机制,以上率下带动班子成员和相关镇、街道、部门聚焦难点堵点,破题推动工作;制定《关于开展省级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13个方面24条具体创建任务,列出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限,将勉阳街道、住建、房管承担的6条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任务列入年度考核评价刚性指标。
做强街道社区。深化街道体制改革,优化“七办三中心”设置,将市场监管、司法、财政等派驻力量的日常管理权限下放,积极推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下放158项行政审批事项到街道、40项便民服务事项到社区;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展风采”活动5期,52名社区工作人员取得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持证率达78%;建立社区“7+1”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将街道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纳入治理体系,构建“民呼我应”机制。
搭建阵地平台构建供需服务体系
按照城区功能分布实际,勉县立足整合城区各类治理单元,编织党群互动交流纽带。
精细布局搭平台。按照区域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根据城区党组织分布实际,投入资金280万元,建立四个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即在商业聚集区建立以服务“小个专”、非公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城西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在城市创新创业聚集区建立以服务全县就业创业人群为主体的创客党群服务中心,在文化旅游聚集区建成服务文旅产业发展的武侯镇党群服务中心,在城市居民聚集区建立集党性教育、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区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织密织牢组织、服务网络。
双向对接优服务。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优势和纽带作用,采取摸排需求、资源配置、年初计划、按月实施的方式,常态化推动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及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服务,为城区内的社区、机关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创业者提供服务平台、活动阵地。截至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孵化社会组织25家,累计开展党性教育、生活服务、技能培训等党群活动700余场次,服务党员群众3万余人次,形成了“定军先锋荟”党建沙龙、“沔水摆渡人”创客沙龙、“定军青课堂”等一系列特色项目。
示范街区助发展。全面整合定军山大道北段商户聚集街区小微企业、个体户、专业市场等资源,打造了“小个专”党建示范街区,构建由县市场监管局非公经济组织党委主导、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党员经营示范户”和“诚信经营旗舰店”示范引领、驻区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1+2+N”工作格局;建立“红色街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从融资贷款、市场开拓、消费维权、法律咨询等方面入手实地帮扶指导,协调解决街区“小个专”企业经营发展难题24件,评选表彰“党员经营示范户”9户、“诚信经营旗舰店”8户,党员经营户违法率、消费者投诉率同比分别下降20%、33%,推动区域共治共享。
整合各类资源构建联动治理体系
围绕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勉县进一步深化拓展社区“双报到”机制,引导资源、管理、服务向社区党组织下沉。
扎实开展“六共四联”项目化共驻共建。聚焦社区实际情况,结合机关单位优势,全县65个机关党组织与15个城市社区结对,全面开展“六共四联”项目化共驻共建活动,推行“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管理模式,累计策划实施共建项目85个,开展活动540余场,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党建共建格局。如民安社区以“多彩童年”为主题,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儿童室内游乐场,联合团县委设立“青春驿站”,发挥阵地优势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深入开展在职党员报到服务进社区先锋行动。健全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引导3822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认领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法律咨询援助、楼栋长、单元长等志愿服务岗位3100余个,利用8小时外空余时间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构建平时分散服务、日常服务与战时集中服务、攻坚服务相结合的常态化支持社区治理机制,切实为基层担急事、解难事。
积极培树联建共建党建品牌。建立“双考双评”机制,评价结果作为部门单位、社区党组织年底考核重要依据;加强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系统党建,培树党建品牌65个,不断拓展行业系统党建外溢效应,打造了“财政金管家”“健康卫士·时代先锋”“红领巾法学院”等一批特色项目。县司法局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进机关、进学校”六进活动;县城管局建立“县级街长、包联单位、协包单位、辖区街长”四级街长制度,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创新四端联动构建党建联建体系
勉县着力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整体性、系统性提质增效,创新探索“行业端、企业端、项目端、居民端”四端联动,不断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提升城市小区治理水平。
行业端抓规范。印发《关于加强物业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联合住建房管部门开展全县物业服务企业专题调研,整合24家物业服务企业、42名物业服务从业人员成立勉县物业管理协会并建立党组织,牵头制定行业规约,建立自律机制;开展《陕西省物业服务管理条例》培训,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
企业端抓提升。全面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党建情况摸底排查,督促24家企业将党建工作写入章程,指导符合条件的5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对暂不符合组建条件的,县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下派17名业务骨干担任党建指导员,负责日常联系指导,实现全县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项目端抓融入。结合机关—社区“六共四联”项目化共驻共建,广泛开展“部门服务进小区,党员帮扶连居民”活动,推动机关单位资源融入小区治理服务;创新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方式,按照社区推荐、街道审核、部门聘用的方式,为55个物业小区选聘物业服务质量义务监督员,每年联合街道社区对物业服务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意见计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物业项目负责人到所在社区报到制度,引导物业项目点与所在社区签订共建承诺,推动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
居民端抓自治。开展“红色物业”示范引领行动,按照“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代表”的方式建立小区党支部32个,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凝聚群众优势,结合“4111”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组建业主委员会56个;出台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议事规则示范文本,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席会议制度;指导以人造板厂小区为代表的“三无”小区,通过物管会收取物业费聘请工作人员的方式,实现兜底管理,打造了凯旋华府“五色党建”、翠源小区“五在五心”、民安社区“治理同心圆”等一批党建品牌,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1月14日 第2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