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2023年07月17日 17:37:53 中国城市报记者孟航 李彤彤 通讯员刘慧婷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堪舆文化发源地,拥有众多传统村落和非遗保护名录。近年来,兴国县依托传统村落丰富的红、古、绿资源,探索实施“党建+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通过组织引领、产业驱动、党群共治,推行多元化保护利用模式,让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

组织引领“强基”

出台《兴国县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推进方案》,明确11项重点举措,细化责任分工,凝聚工作合力。

成立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乡联村、乡镇党员领导干部驻点结对、县直部门结对帮扶、村党组织书记牵头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县委统筹、政府主导、乡镇主抓、部门指导、社会参与”的五级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的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全面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先后争取传统村落保护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传统建筑保护。

坚持抓班子带队伍,选优配强传统村落“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9名。把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结合,增强村干部、党员保护传统村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产业驱动“壮骨”

兴国县坚持强基固本,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兴国县推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1+3”配套政策措施,鼓励传统村落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径,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全县9个传统村落中有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其中,社富乡东韶村等5个村超50万元。

鼓励各传统村落立足古村文化、红色历史和绿色资源,打造以“古村学史、红色体验、生态游览、休闲观光、特色小吃”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目前,兴莲乡官田村对中央兵工厂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新建了兵工博物馆、红色文化墙、党建长廊、游客中心等,培育红色讲解员6人,打造集党史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现场教学点,去年以来,接待党员干部群众4.5万余人次。

党群共治“铸魂”

兴国县结合新时代党员“十带头”和农村网格化管理,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办实事、践承诺。全面推行传统村落党员包户责任制,每名党员分片挂点联系20—30户群众,入户宣传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开展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人居环境整治、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深入推进乡风文明行动,积极发挥村民理事会、妇联、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类村级组织作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将村民自治与继承优良传统村落风俗有机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等村级公共事务治理,不断提升传统村落的综合治理水平。充分挖掘传统村落非遗资源,不定期开展非遗项目活态展演,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增强群众保护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已开展兴国山歌、兴国端戏、兴国提线木偶等非遗项目展演30余场。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7月17日  第31 版)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越玥

江西赣州传统村落三农农村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