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是青少年舞蹈培训的黄金旺季。今年,北京青少年舞蹈培训市场更呈现出“未暑先热”的态势。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关女士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从5月开始,平均每周我都会接到舞蹈培训机构的招生电话。”据关女士回忆,去年这时候她还得自己逐个前往舞蹈培训机构咨询,而且这些舞蹈培训机构招生老师对课程的介绍也比较笼统。今年,许多舞蹈培训机构不仅提前“抢跑”招生,还详细说明师资配置、班级规模,甚至主动提供试听课预约服务。
“关女士提及的现象背后存在两层因素。”国家级舞蹈演员、北京极炫舞蹈培训有限公司舞蹈总监王婷婷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其一,部分选择在暑假参加舞蹈集训的学员,是为11月底开启的舞蹈艺考作准备。而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全面总结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工作经验,这意味着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要提前适应艺考相关部署,做好教学调整和普及工作;其二,北京青少年舞蹈培训市场正面临着来自周边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压力,周边地区的舞蹈培训机构凭借相对较低的运营成本,在暑假期间推出了价格极具吸引力的课程套餐。“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北京地区的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不得不调整服务思路、优化教学服务流程,比如主动招揽生源,提供课后免费辅导、建立学员成长档案,并重点打造特色课程。”王婷婷说。
北京当前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的实际运营情况如何?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舞蹈培训机构走访时了解到,该机构2025年暑假培训班课程范围涵盖拉丁舞、爵士舞和民族舞,课程重点聚焦于提升学员的舞蹈基本技术和基础能力。现场有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时说:“以前,我一味追求舞蹈的‘技巧’和‘难度’,忽视了基础训练。结果在考试中,因为基础动作不规范而丢了分。所以,我觉得加强基础技术的学习很有必要,它能让我们针对动作及其细节进行改进,有效提升动作精准度。”
除了强化基础技术培训,王婷婷建议各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还要重视舞蹈理论文化教学。她认为,舞蹈绝非单纯的肢体表达,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化舞蹈理论文化教学,提升青少年的文化底蕴,能够培育出既具备出色艺术表现力,又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提升青少年整体艺术修养意义重大,还能为舞蹈创作开拓更广阔的思路。只有具备较高的内在素养,未来舞蹈行业才有望涌现出更多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深度的精品佳作。这也为那些参加艺考的同学提供更坚实的文化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民营个体培训机构,一些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也结合当下社会对于青少年艺术素养培育的需求,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舞蹈类培训活动。例如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2025年暑期面向青少年儿童推出舞蹈专业提高班与研学班,课程涵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组合等;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7月中下旬在北京市青年宫开设中国舞课程;北京市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7月份分两期开设含街舞、民族舞在内的暑期特色课程体验班。
对于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等机构积极开展青少年舞蹈培训的这一现象,王婷婷表示,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有着多维度、深层次的独特优势。从师资力量看,高等院校汇聚了众多舞蹈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教师,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技艺,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前沿的教育理念;在资源融合方面,高校可以整合舞蹈学科的研究成果对课程作设计,青少年活动中心能结合自身的社会资源打造多元舞蹈课程体系。“总的来说,青少年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所以,无论是政府、高校还是民营企业的培训机构,都应该在确保青少年掌握舞蹈技巧、具备深厚文化素养的同时,开展趣味性强的舞蹈培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青少年的暑假生活,促进他们艺术素养得到提升。”王婷婷说。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07日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