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离石区: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025年07月29日 15:03:43 中国城市报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生态园社区组织新就业群体与网格员对接并签订岗位认领协议。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文昌路社区中央公园小区围绕“南门改造”开展说事议事。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创新实施“五有”小区筑基、“民情图”绘制、“说事议事+积分制”双轮驱动等系列举措,有效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深化“五有”小区建设新实践

筑牢一线战斗堡垒

离石区坚持把小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和前沿阵地,以“五有”(有党的组织、有阵地、有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有党员信息台账、有应急动员预案)小区建设为统领性抓手,推动组织扎根、阵地夯基、机制聚力,为构建城市善治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组织扎根,织密建强治理根系。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小区里”,按照小区与网格范围相一致原则,在全区7个街道科学组建658个小区党支部。同步构建“小区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联户”组织链条,目前已建立1626个楼栋党小组,确定4542个党员中心户,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直达末梢。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优先从本小区“有公心、有能力、有威望、有热情”的退休干部、网格员、党员中心户中推选党组织书记,明确小区党支部履行政策宣传、凝聚群众、议事积分、调处矛盾等8项核心职责,并精准建立四类党员动态信息台账。

阵地夯基,打造集约服务枢纽。坚持实用便利、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清收公共用房、改造闲置房、租用居民房等6种方式,实现658个小区党群服务阵地全覆盖。建立“财政资助+党费补助+社会捐助+居民互助”多元保障机制,区财政每年为每个服务站补助1.5万元,每月给予小区党组织书记200元通讯补贴。强化阵地服务功能,广泛问需于民,灵活嵌入零工驿站、“四点半课堂”、邻里议事角、便民工具箱等特色服务模块。严格落实有标识、有党旗、有制度、有设施、有档案、有品牌的“六有”标准,常态化自查整改,确保阵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持续提升阵地“幸福驿站”成色。

机制聚力,畅通党群联动路径。健全先锋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活动,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积分评单”闭环服务模式,激励党员在社区小区扛旗争先。落实党建联建机制。推动市区2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80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小区报到,通过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精准对接,有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立平急转换机制。各小区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楼栋党小组组长为应急组长,定期组织防火、防汛演练,提升快速响应与协同能力。

拓展“双轮驱动”治理新路径

激活自治内生动力

针对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不足、服务供需错位等痛点,离石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说事议事+积分制”双轨并行治理模式,形成“群众提事—组织议事—积分励行”闭环机制,实现民意表达与行为激励深度融合。

“说事议事”搭平台,凝聚民心解诉求。离石区委高位推动,出台“说事议事实施意见”“说事议事法律指导手册”等制度文件,规范“说、审、议、办、评”五步流程。依托全区6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固定每月20日召开议事会,通过入户走访(覆盖80%居民)、线上征集精准锁定议题。强化法治保障,吸纳社区法律顾问、政法干警(每社区常态化配备2名)全程参与议题审核与方案把关,确保议事依法合规、决策经得起检验。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包联街道、下沉社区督导,推动矛盾源头化解。

“积分管理”激活力,善治行为量化评。出台《离石区社区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设置基础分100分,建立涵盖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内容的“正面加分+负面减分”清单。在全区64个社区全部设立积分超市,居民凭积分可兑换日用品、优惠券等实用物资。创新“积分+商圈”模式,联动周边商铺提供理发卡、餐饮优惠等服务,让实惠触手可及。同步推进数字赋能,滨河街道开发“居民积分管理系统”,交口街道上线微信小程序,实现手机端申报、审核、兑换“一网通办”,大幅提升管理效能。

“双轮融合”显成效,治理效能大提升。“说事议事”与“积分制”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形成乘数效应。“说事议事”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提议人和决策者,“积分制”则激励其将共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推动治理力量从单打独斗走向多元共治。两者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移风易俗普及、人居环境改善,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治理蔚然成风,实现了“群众心声有回响、善治行为有价值”。

释放“一图双轮”治理新效能

提升精细服务水平

离石区坚持以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为目标,依托“民情图”精准感知需求,融合“议事+积分”高效驱动响应,推动治理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全面提升精细化、靶向化服务水平。

“民情图”托底,实现精准感知。以小区党支部为单位,全面绘制“楼栋居民图”,精准标注每户居住状态、基本信息、职业特长及特殊需求,形成动态更新的“民情数据库”。此图已成为党组织感知冷暖的“千里眼”、服务群众的“指南针”。

“议事+积分”驱动,激发自治活力。议事破难题。“民情图”精准定位问题,“说事议事”平台汇聚多元力量共商共解环境卫生、消防通道、物业矛盾等民生关切。积分添动能。规范积分管理流程,推行“一日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月一公示、一年一总结”制度。积极探索“商圈诚信联盟”等特色模式,引导居民通过认领楼栋保洁、关爱邻里等“微岗位”赚取积分,促使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联动响应,高效转化需求。依托“支部反馈—社区响应—街道回应”机制,高效转化问题办实事。凤山街道针对私设地锁带来的停车难题,迅速摸排16个社区,清拆368个违规地锁,采取三步策略有效缓解社区停车压力;精准聚焦“一老一小”,启动覆盖16个社区的“关爱骨骼健康”公益筛查,累计为1049名重点人群免费检测,筛查出风险567例,节省费用6.2万元,形成“筛—诊—疗”闭环。常态化开展“窗帘行动”,守护老人安全。每逢寒暑假,各社区开设“家门口”的公益寒托暑托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社区成为假期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安心港湾。

推广“滨东实践”治理新模式

破解老旧小区困局

治理创新的生命力和价值,最终要体现在破解最棘手难题、惠及最广大居民上。滨东花园小区的华丽蝶变,正是离石区系统运用党建引领、组织重构、议事协商、积分激励等系列创新举措,变“治理洼地”为“幸福高地”的生动缩影和有力印证。

党建引领下的治理困局突围。面对原物业撤场导致的电梯停摆、水电断供、旧改失控等严重危机,城东社区党委将其作为“书记工程”,通过“三个一”迅速破局,即成立一个专班,社区党组织书记挂帅,“两委”成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组成专项工作组;开展一次调研,通过“敲门行动”收集306户居民诉求,89%支持引入新物业,奠定治理共识;建强一个堡垒,补选小区党支部班子,选举能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步组建党员先锋队,让党旗在治理一线高高飘扬。最终,滨东花园小区的治理难题被一一化解。

“三驾马车”跑出治理加速度。构建“党支部+物管会+居民代表”治理体系。建强党组织。建立“党支部+单元长+业主代表”三级架构,实现楼栋全覆盖;建立“党员包户”机制,每名党员联系10—15户居民,实现“楼栋有人管、诉求有人应”。组织体系建成后,用时3天就解决了电梯故障,5天便恢复了水电供应。深入开展议事。搭建三级议事平台,首先由党支部提议形成问题清单,再经物管会商议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居民代表决议进入实施程序(重大事项需80%以上居民参与、60%以上同意方可实施)。物业选聘历经5轮协商,严格按照“企业报名—资质审核—实地考察—居民投票”四个环节进行“阳光操作”,最终吕梁豫源公司高分当选。激活积分潜能。设置参与捐款(1元=5分)、志愿服务(2小时=5分)、调解纠纷(1次=10分)等12类指标,积分可兑换实物和服务。积分制推行后,小区志愿服务队规模从15人扩至60余人,问题线索反馈同比增加45%。

从“荒园”到“花园”的治理答卷。滨东花园小区的治理实践,实现了“三个显著提升”。组织力提升。小区党支部成为小区治理主心骨,党员参与治理率达90%,激发了小区治理新效能。自治力提升。累计召开说事议事会18次,解决物业选聘、旧改监督等问题37个,居民满意度从41%提升至92.3%。凝聚力提升。通过“红色管家”“积分超市”等载体,小区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共治格局。

组织架构是城市善治的“主心骨”,离石区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核心,将党建贯穿于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群众路线是创新活力的“源头活水”,“说事议事”让群众成为议题提出者、决策参与者,“积分制”让善行善举可量化、有价值,充分激发了群众主体作用。系统集成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从“五有”筑基到“双轮驱动”,从“一图双轮”到典型引路,各项创新举措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形成了集成倍增效应,绣出了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新画卷。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28日第19版)


责任编辑:越玥

居民自治社区自治离石社区功能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