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正成为洞察中国经济活力与增长潜力的关键窗口。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各项重点任务之首。
一张小小的票根,撬动全链条市场活力奔流;一场沉浸式的体验,激活古老技艺的当代价值重生;一个景区的兴旺,辐射带动一片乡村焕发生机;一项便捷的新政,点燃跨境消费的热情之火……“政策+创新”的乘数效应正在实践中奔涌显现,新型消费展现出蓬勃活力。
当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互为呼应,勾勒出一幅热气腾腾的经济新图景。
“陶土疗愈”抚平都市焦虑
——抓住情绪消费新风口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一种以“情绪疗愈”为核心的新文旅模式正蓬勃生长。它超越了传统观光,精准触中现代人“慢下来、静下来、治愈自我”的心弦。千年瓷都的“静气”,正成为抚慰都市人心灵的良方。
湿润的陶泥在拉坯机上悠悠旋转,上海白领尤雯倩屏息凝神,指尖引导着泥坯塑形。“泥土是有生命的。”她轻声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你看它随我的力道心意变化,这种‘掌控感’和‘即时反馈’,在写字楼里太难得了。”
专程为“治愈”而来的尤雯倩,是涌入景德镇的众多年轻人之一。“捏泥巴时,焦虑好像顺着指尖流走了,人回归到一种纯粹、放空的状态,很神奇。”她的话语,道出了许多都市青年的心声。
这股强劲的心灵需求,正转化为市场的繁荣。每逢假期,从上海、浙江杭州、江西南昌等地发往景德镇的高铁便一票难求,这股热潮也直接带动了当地的住宿业。“围绕陶溪川文创街区的配套酒店,年营业额已突破6亿元。”陶溪川文创街区运营团队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更明显的是,年轻客群占比大增,复购率很高。”古老的陶艺,正以全新的“情绪疗愈”功能,成为驱动当地消费升级的引擎。
景德镇的疗愈魅力,根植于深厚的陶瓷文化。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一尊民国时期的“沉思罗汉”陶瓷雕塑意外走红。“每次来,一定要看看它。”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王可淇边拍照边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站在它面前,周遭喧嚣褪去,仿佛能听到内心的声音,有种奇妙的平静。上次发朋友圈,朋友都笑我‘找到了本命罗汉’!”
这尊低眉垂目、憨态可掬的罗汉,被年轻人赋予了“佛系”“解压”“与自我对话”的现代标签,焕发出温暖的情感连接力。“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精美陶瓷,形态各异,难怪中国叫‘China’。”王可淇补充道,陶瓷已成为这座城市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
文创产品则巧妙地将这份文化情感具象化。以御窑厂出土的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为灵感的“岁岁鸭”系列产品,俘获了众多年轻消费者。“‘岁岁鸭’不仅造型可爱亲和,更深含‘岁岁平安’的美好寓意。”设计师团队负责人向中国城市报记者阐释,“我们想让厚重的历史,以更轻松、治愈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日常。”
从背包、水杯到饰品,“岁岁鸭”成功将文物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满足现代人情感慰藉的消费价值。
而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有形之手”的精准托举。敏锐捕捉到情感消费升级趋势,景德镇将发展沉浸式、体验式、情感满足型文旅作为重要方向,打造陶溪川等标杆平台的同时,系统性优化环境,大力扶持青年创客,提供从孵化、培训到推广的全链条支持。
“票根为钥”串起消费链
——融通场景促消费扩容
夏夜,浙江省杭州市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内人声鼎沸,“浙BA”(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激战正酣。观众席上,临平区居民谭小龙挥舞着加油棒,为家乡球队呐喊。终场哨响,他并未离去,而是攥着那张尚有余温的球票,快步走向馆外灯火通明的“夏日晚风集市”。
“白天拼职场,晚上做球迷!”谭小龙笑着对中国城市报记者扬了扬手中的票根,“看场好球是享受,更惊喜的是这票根成了‘消费券’!”
他径直走向一个挂着“凭浙BA票根享折上折”招牌的运动品牌摊位,几分钟后,拎着一双崭新的运动鞋出来。“原价899元,用票根换了消费券,再加上赛事合作折扣,实付不到600元!这感觉,值!”谭小龙的兴奋溢于言表。在他身后,许多手持票根的观众,正兴致勃勃地在文创、美食摊位间穿梭,一张张票根悄然串起赛场内外的消费热情。
“‘浙BA’的核心就是‘体育搭台,消费唱戏’。”浙江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负责人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我们联合文旅、商务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赛事为圆心,在赛场周边打造融合市集,并联动区域商圈提供专属优惠,把观赛‘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留量’和‘增量’。”开赛仅数周,赛事已吸引线下观赛超77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显著增长,消费券的杠杆效应强劲释放。
赛场的热度尚未完全消散,集市的“烟火气”已接力升腾。黄宇浩的咖啡摊前,几位手持“浙BA”票根的年轻人正排队。“老板,两杯冰美式,用球票优惠!”熟客的喊声透着轻松欢快。
“好嘞!凭票根减5元!”黄宇浩麻利地操作着咖啡机,转头对中国城市报记者感慨道:“这集市我经营了4年,管理越来越精细,人气也越来越旺。您瞧,不少客人刚看完球赛,拿着票根就来这儿‘畅饮’啦!”
得益于客流上涨,特别是晚上黄金档,黄宇浩咖啡摊日均营业额能到800元,较去年夏天涨了40%。他脸上的笑容,成为浙江“夜经济”蓬勃生机的生动注脚。今年暑期,浙江省重点打造了超百个高品质夜间市集,用多元体验点亮城市夜空,延长消费“黄金档”。
从赛场到商圈,从票根到实惠,浙江省以“场景相融”为密码,让一张张看似普通的票根,成为激活消费新动能、点燃城市烟火气的“金钥匙”,书写着“小票根撬动大消费”的夏日经济新篇章。
“购在中国”磁吸全球客
——开放便利畅链五洲
重庆市磁器口古镇,暑气未消,游人如潮。匈牙利游客玛利亚和丈夫纳吉在一家飘着麻辣香气的小摊前挪不动步。“太诱人了!”玛利亚眼睛发亮。
因刚下飞机不久,身上外币还未兑换,纳吉果断掏出手机,点开应用:“查最近的兑换点……绑定支付……搞定!”短短几分钟,玛利亚已捧着一盒酸辣粉,边嗦边赞:“支付很方便!这味道独一无二。”
“免签政策是促成这趟旅行的关键,省去了烦琐的签证流程和费用,真正的‘说走就走’。”纳吉对中国城市报记者坦言。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次同比大幅攀升。
伴随“中国游”而来的,是日益火热的“中国购”。在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阿根廷游客索菲亚兴奋地向中国城市报记者展示她的收获:一件新中式礼服、一部新款中国品牌手机、一套精致的青花瓷茶具和一把缂丝团扇。“购物是此行的重头戏!以前只在屏幕里看中国工艺,现在能亲手挑选带回家,意义非凡。”她的丈夫卡洛斯则对在广东省深圳市华强北采购的耳机赞不绝口:“功能强大,设计酷,价格太值了!”
索菲亚一家的购物车,清晰描摹着“中国购”的双重魅力:一面是“中国智造”的硬实力——华为、小米、大疆等品牌凭借创新科技与设计,成为外国消费者的“心头好”;另一面是文化软实力的绽放——青花瓷、丝绸、非遗手工艺品等承载东方美学的商品,成为争相收藏的“文化伴手礼”。
要让这份吸引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买得舒心”至关重要。重庆市解放碑商圈一家大型商场内,巴西游客桑德拉刚在“离境退税”双语窗口办手续。“快得不可思议!”她竖起大拇指,“以前退税要到机场排长队,现在买完当场就能拿到现金,太方便了!”
这得益于今年4月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新政:离境退税起退点降至200元,现金退税上限提至2万元,并大力推广“即买即退”。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佳指出:“这意味着游客买特色小件也能退税,额度更高,流程更快。”今年7月,川渝开通退税通办,打破“本地离境”限制。
“中国购”的魅力,更通过“网上丝绸之路”辐射全球。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西班牙商人迭戈的团队正将打包好的智能家居产品发往马德里。“‘丝路电商’是条高速路,帮我们高效对接中国优质工厂,价好物优物流稳。”迭戈说,“中国不单是大市场,更是全球供应链的中枢。”
海关数据显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成效斐然,跨境电商业态高速增长,织就一张覆盖全球的消费网。
当外航班机穿越云层,当退税商店灯火点亮城市,当“中国创造”闪耀世界,这些跃动的场景,共同勾勒出一个开放中国的自信身姿。免签扩容、支付攻坚、退税优化、电商赋能……一条条便利的“链路”正在打通,让“游在中国”更自在,让“购在中国”更畅快。这不仅是中国消费升级的机遇,也是与世界共享合作发展红利的生动实践。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18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