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派出所民警运用“赵树理调解”工作法进行现场矛盾调解。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学习借鉴“枫桥经验”,依托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文化优势,创新推出“赵树理调解”工作法,为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极具特色且成效显著的“沁水方案”。
厚植文化沃土
精铸治理钥匙
沁水县从赵树理“由赵树礼改名”的细节切入,引导群众既“树礼”更“树理”。按照赵树理先生“上土炕说土话,用土办法解决土事情”的思路,找准破解基层治理的独特方法论。
文化赋能,“四理六象”作标尺。深挖“文学富矿”,从《三里湾》等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构建“较真认死理、无理搅三分、得理不饶人、说理不走理”的“四理”角色模型,提炼“常有理”“惹不起”“铁算盘”“能不够”“小反倒”“糊涂涂”6种典型人物特征。以“四理六象”精准把握基层矛盾症结,为矛盾调解对象画像。
智慧传承,“五先五后”定方法。为让调解更具层次感与说服力,进一步传承发扬赵树理调解艺术,总结出系统性的“五先五后”核心调解法。“先看戏后说事”,组织当事人观看普法视频、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后再行调解;“先算账后了事”,为双方算清名誉账、经济账、时间账,扭转“认死理”“算小账”心态;“先消气后说理”,对情绪激动者耐心疏导,待其心情平复再论是非曲直;“先把脉后治病”,全面调查争议双方,避免偏听偏信,理清原委后对症下药;“先戴帽后和好”,肯定当事人优点,引导得理者能宽宏大度、礼让三分。
创新发展,“三环七步”优流程。多部门共同构建“三环七步”调解流程,凝聚多元治理合力。调解前,依托“两会一队”、党员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广泛排查,主动发现矛盾并科学分类归口流转;调解中,先由基层组织、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找准症结,再由乡镇政法委员牵头,以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三长”为核心,妇联、民政等N方力量构成的“3+N”联席小组联动会诊研判,多元力量协同化解纠纷;调解后,立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以案溯源逐步分析成因,并针对性开展“上门回访”教育,严防矛盾反弹。
擦亮“树理”品牌
涌动协同活水
经过数年发展创新,沁水县“赵树理调解”工作法已形成覆盖多领域的品牌化调解体系,渗透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搭起社区“连心桥”。“赵树理调解”工作法在龙港镇落地开花,永宁社区推出“民生宁(您)来说”平台,创新“直播+”便民服务模式,社区党组织书记、民警、律师变身主播,线上答疑解惑、调解矛盾,首播即吸引1150人次观看,解决诉求16件;杏园社区“吉书俊调解工作室”升级“逢四说事”机制(每月4、14、24日集中议事),通过“讲、议、理、晒、评、说”六步法,实现了群众说事“一扇门”、干部解题“一条龙”。
化身税务“新枫桥”。县税务局设立调解工作室,配齐“专窗、专岗、专员”。针对涉税纠纷特点,创新推出“新五先五后”策略,即先微信后当面、先治内后治外、先破冰后破局、先普法后用法、先结事后结亲。
建成妇联“和合家”。县妇联依托“和合家”家庭建设服务中心,建立“妇联+N”调解团队和“三横六纵”联动机制,通过县乡村三级组织,政法、公安、法院、司法、民政、妇联六部门协同,提供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婚前宣导、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不仅化解了矛盾,更培育了优良家风。
设立工会“公惠站”。县总工会打造“树理公惠”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整合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及社会组织力量,组建普法宣传、调解、维权、指导、协商等“树理专业队”,并完善阵地,构架“五队一站多点”联动服务网,促成劳动调解成功率超过95%,打造了“一刻钟职工服务圈”。
精播治理良种
遍开幸福繁花
“我劝你,不要做‘铁算盘’‘常有理’‘惹不起’……,咱可要算经济账、亲情账、名誉账呀!”在沁水县人民法院的“赵树理调解室”,一场涉及八旬老人的赡养纠纷,经“妇联+法院+司法”等多部门联动运用“赵树理调解”工作法,最终让一家人重拾和睦。这生动的一幕,正是沁水县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赵树理调解”工作法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人民期盼”变为“现实图景”,仿若“一子落满盘活”般地撬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基层治理效能更优。落实总体安全观,整合治安防范、矛盾排查、安全生产等基层治理关键力量,推动联动联处、协同发力,逐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大格局。通过精准施策,切实确保基层风险隐患早发现、早管控,矛盾纠纷早介入、早化解,有效拓展了基层治理的深度与广度。目前全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以上,“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发展环境质量更高。树理故居所在地嘉峰镇矛盾纠纷化解率由2018年的67%提升至现在的98%,群众满意率达100%,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提升,营造了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大批企业项目进驻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税收。建设“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打造“东方古堡 示范廊带”,推动矛盾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企地携手共赢开启沁水新篇。
理论成果涵盖更广。“赵树理调解”工作法目前已成为沁水基层治理的一张名片,深植人文底蕴,依托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蹚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善治之路。它是一套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精髓在于“三个坚持”——坚持站稳人民立场,用群众语言方式解决群众问题;坚持情理法交融,既解“法结”更化“心结”;坚持多元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凝聚调解合力。
“赵树理调解”工作法成功实现了从本土著名文学作品中的“纸上人物”到基层“治理智慧”的创造性转化,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鲜活内涵,彰显了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时代价值,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沁水智慧”与“沁水方案”。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08日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