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维生素D:小小一颗作用大

2025年09月21日 13:07:35 中国城市报赵术荔

在追求健康体重的漫漫长路上,您是否曾尝试过各种饮食减肥法,或挥汗如雨地运动,每天认真计算着每一卡路里。但您是否曾留意过,那个常常与“补钙”“晒太阳”联系在一起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D?

维生素D的发现,是一段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在17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期的烟霾笼罩下,医生发现城市中的很多儿童骨骼软化、变形,出现“O型腿”“鸡胸”等问题,部分成年妇女出现骨盆变形等症状。当时的人们对此束手无策,一度归咎于营养不良或家族遗传。

直到1921年,科学家从鱼肝油中分离出一种可以有效治愈佝偻病的物质,它既不是维生素A,也不是维生素C,于是被命名为维生素D。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它和其他的维生素不同,其他维生素需要依靠食物获得,而维生素D 既能从食物中摄取,又能通过皮肤晒太阳合成。

人体皮肤在接受阳光(尤其是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时,能以胆固醇为原料,自行合成维生素D。它因此得名“阳光维生素”。其主要使命是通过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打开了钙进入骨骼的大门,从而强健筋骨。至此,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骨骼卫士”。

随着现代科研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维生素D的作用远不止于强健骨骼,身体的众多组织器官,包括脂肪细胞、肌肉、大脑中都广泛存在维生素D的受体(VDR)。这意味着维生素D就像一把多功能钥匙,开启多个关乎健康的大门。

不过,维生素D与体重管理,究竟有何纠葛?为什么肥胖人群的维生素D水平普遍低于体重正常人群?

首先,维生素D是脂溶性物质,它会大量储存于脂肪组织之中。对于体脂率较高的人来说,摄入或合成的维生素D就像被“锁”在了庞大的脂肪仓库里,导致血液中的活性维生素D水平反而下降,无法有效发挥生理功能。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循环:越胖,越可能缺维生素D。

其次,维生素D能够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转化,并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而不是一味地储存。简单说,它可能让身体倾向于“燃烧”脂肪,而非“囤积”脂肪。

第三,维生素D水平充足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即胰岛素抵抗),身体会更倾向于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尤其是在腹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更高效地利用血糖,减少脂肪的合成。

那么,我们该如何行动,让维生素D为我们的体重管理之旅赋能呢?

要先检测,后补充。如果时常日照不足,可以去医院做一个简单的血液检测(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正常成年人理想的血清浓度通常在30-100 ng/mL之间(具体以实验室检测标准值为准)。明确自身水平,才能避免盲目补充。

要增加户外活动。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不涂防晒霜,露出手臂和腿部,进行日照15—20分钟(肤色较深者需更长时间)。注意避免暴晒灼伤。

加强膳食摄入,三文鱼、金枪鱼、鲭鱼是天然的优秀来源;选择牛奶、酸奶、橙汁和谷物早餐也会额外添加补充维生素D;蛋黄和动物肝脏也含有少量维生素D。

还可以选择药物补充剂。对于已明确缺乏维生素D、日照严重不足的肥胖人群,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可选择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通常是D3形式),此方法更直接有效。具体剂量需遵医嘱,常见每日补充量在1000—2000 IU之间。

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要随餐服用,特别是含有健康脂肪(如牛油果、坚果、橄榄油)的餐食,可以大大提高其吸收率。

对于关注体重管理的人群而言,维生素D不再是一个遥远的“骨骼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代谢盟友”。解决维生素D缺乏问题,或许不会让体重立刻降低,但它如同为一台复杂的代谢机器添加了优质的润滑剂,能帮助整个系统运行得更加顺畅、高效。在精心规划饮食与运动的同时,别忘了问自己一句:“今天,我的维生素D达标了吗?”(作者系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15日第16版)


责任编辑:越玥

维生素健康维生素d缺乏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白云生处写人家

中国城市报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