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昆明公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便民、利民、为民”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15项“民生实事计划”。截至今年7月,“民生实事计划”交出阶段性成绩单。
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昆明市公安局以官渡区为核心,针对性统筹类案、扒窃、毒品违法犯罪打击工作,推动官渡区110接报接触类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5.1%。今年2月以来,全市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5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23人;打处“盗抢骗”违法犯罪团伙85个;打处扒窃犯罪团伙15个,抓获扒窃犯罪嫌疑人234人,逮捕118人。同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坚决遏制命案发案上升势头。截至目前,命案立案率同比下降27.78%,命案现案破案率保持100%。
昆明市公安局以“反诈中心”和“打诈专班”为平台支撑,深化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防工作。截至目前,“金钟罩”反诈小程序保护人数749.3万人,新型拦截机制累计成功劝阻诈骗案件12万余起,保护群众财产估值约46亿元。止付“涉诈”账号1.2万余个,止付金额1.94亿元,同比上升172%;冻结账号2.4万余个,冻结资金5.08亿元,同比上升97%;返还受害人涉案资金1719万元,是去年全年的3.54倍。
围绕疫情防控工作,从严打击查处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制售假冒伪劣涉疫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成功侦办云南省首例非法经营疫苗案,逮捕2人;侦办涉疫冷链食品案件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人。
打造流动警务室,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持续推进新一轮巡特一体化勤务机制改革,加强街面巡逻防控,全市社会面常态部署巡逻车300余辆,同一时段投入街面巡逻警力1800余人,全天投入4200余人。围绕人员密集、治安复杂等重点区域,全天候开展巡逻防控,将街面防控单元打造成为群众身边流动“警务室”。截至目前,昆明市县两级巡特警共服务群众18.3万余次,调解纠纷矛盾2.8万余起,主动疏导交通1.6万余起。
全市各派出所梳理辖区治安要素,针对不同机构和群体,分类组建微信群、QQ群等“网上警务室”,便于警方更好地服务群众。截至目前,共建网上警务室4948个,覆盖15849个社区、行政村、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服务群众11万余人次,网上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00余起。
提升服务温度,为群众省时、省钱、省力
延伸出入境管理服务触角,为民谋便利。截至7月31日,共免收出入境业务照相费5171人次,为群众节约费用15.5万元;免收出入境证件快递费3748人次,为群众节约费用5.6万元;为办证群众提供“容缺”受理服务36人次;为27名60岁(含)以上老人提供照片免采集服务。
建设公安便民服务超市,拓展政务服务功能。在全市19个政务服务中心、3个公安综合服务站、24个派出所设立7×24小时公安便民服务超市,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
老年人办理“车驾管”业务更加便捷。推出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优先办理业务的“绿色通道”,组织协调全市所有考场,增设70岁以上人员申领驾驶证能力测试专用席位。自2020年11月实施以来,全市共有90位7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能力测试,有46人通过能力测试,2人已取得驾驶证。
落实“柔性”措施,开通交管“网办”功能。对4项轻微违法实施“口头教育”,对20类违法行为实施“首违警告”,3项不涉及记分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行短信提示不处罚。
免征户口簿工本费,设置居民身份证便民自助设备。落实本市户籍居民申请换发、补发《居民户口簿》免征户口簿工本费,为群众省钱。在全市设置56台身份证自助办理设备,增加自助打印户籍证明、暂住登记证明、临时身份证明服务。今年以来,群众通过自助机办理居民身份证3万余份,占身份证办理总量的28.7%。
下一步,昆明公安将持续推进“民生实事计划”,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