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充电设施建设解民忧

2024年04月01日 10:21:37 光明日报 王晓飞、董山峰、刘茜

“新车棚建好了,电动车充电、停放有了位置,不会被日晒雨淋了。”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家兴里社区居民高兴地说。

家兴里社区是张家窝镇的回迁社区,许多居民习惯电动车出行,随着小区电动车数量增加,原有的自行车棚难以满足居民的存放和充电需求。家兴里社区负责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问题,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在社区18号楼和20号楼之间的位置新增一处电动车车棚,同时对原有的自行车车棚进行拆除改造。

“该项目是2023年区级民心工程项目,2023年3月进行了招投标,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444平方米,其中封闭式车棚面积约376平方米,能同时满足152辆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敞开式车棚约67.5平方米,能同时满足20辆电动三轮车充电需求。”张家窝镇工作人员王凯介绍。

封闭式车棚采用无人看管模式,前来存车的居民通过刷卡、指纹或人脸识别出入,并设有门禁系统,每辆车进出都有记录,车棚内部安装了无死角监控。特别是车棚内的智能充电桩具有过热保护、过流保护、防雷击等功能,棚顶还设有烟感系统以防发生火灾。

此外,张家窝镇还根据各社区的特点,在无法建设更多充电车棚的社区,布局了充电桩和充电柜。“这些看起来像快递柜一样的柜子,就是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王凯说,充电柜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对于空间有限的社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目前,张家窝镇回迁社区有充电柜60台,老旧小区有35台,为居民的电动车充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介绍,按照《2023年民心工程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实施方案》,去年天津全市各区完成了2000台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

“一般乡镇、过境高速、电动公交、4A级以上景区实现充电站点全覆盖。”国网天津电动汽车公司建设运营部主任赵迎春介绍,截至目前,国网天津电力建设运营充电站已达1685座,拥有充电桩12752台,形成了城市核心区0.9千米、市区3千米、郊区5千米的充电服务圈。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以大型综合性充电场站为支点、以主干交通网沿线和区域中心点位中型充电场站为骨架、以分散式小型场站为辐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本报见习记者 王晓飞 本报记者 董山峰 刘茜)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欧帆

电动汽车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