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候鸟群聚见证环境改善 绿色发展绘就大美中国生态新画卷

2025年07月27日 08:40:39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盛夏时节,重庆海螺水泥厂区迎来了数千只鹭鸟在此繁衍栖息。在这个水泥厂的东侧,曾有一处约30亩的裸露矿山,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通过边坡治理、覆土绿化等手段对这里进行了改造,并先后栽种了香樟、栾树等乔木1.2万株。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白鹭种群规模大幅增长。此外,夜鹭、池鹭等10余种野生鸟类也逐渐在此繁衍栖息,形成了一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陕西汉阴:朱鹮飞临县城河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日,在陕西安康的月河附近,20多只朱鹮结伴而来,时而在河边闲庭信步,时而在浅滩处低头觅食。细长的喙灵巧地探入水中,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橘红色的头冠格外醒目。这些朱鹮的出现和不远处的居民区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月河作为汉江的一级支流,常年保持地表水Ⅰ类水质。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力度不断加大,月河河畔及周边湿地有适宜的浅滩、河床,丰富的水生生物以及各类昆虫也为朱鹮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江苏丰县:黄河故道看蝶变 从昔日荒滩到绿色湿地

江苏丰县的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曾经有着“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景象。如今,这里“岸绿水美、鸟欢果香”,成为市民游客的好去处。

这几天,江苏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青头潜鸭、白鹭、凤头鸊鷉等多种候鸟,它们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在荷丛驻足,在湿地中欢乐游弋。盛夏时节,当地千余亩连片荷塘碧叶连天、花开正艳,澄澈的河水倒映着天光云影,湿地、飞鸟与周边村落共同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100多年前,黄河改道让苏皖两省交界处的江苏丰县大沙河区域河水泛滥、土壤沙化、生态脆弱。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开始治理大沙河,修堤筑坝、挖河造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恶劣的自然面貌。2014年起,当地进一步强化生态治理,开展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着力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如今这里生态修复成果斐然,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此栖息。

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 葛三好:在我们湿地,如今监测到180多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从治沙护水到生态修复,我们一步步把荒滩变成了生态乐园。


责任编辑:越玥

候鸟生态环境湿地朱鹮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